关于印发《盈浦街道关于做实城运网格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QZ3316000-2020-004
主动公开
青盈街办〔2020〕24号
上海市青浦区盈浦街道办事处
2020.06.24
各社区居委会、村、企事业单位、机关各部门:
现将《盈浦街道关于做实城运网格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盈浦街道办事处
2020年6月24日
盈浦街道关于做实城运网格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
为贯彻落实市委区委关于“一网统管”工作部署要求,建立完善盈浦街道城运网格管理体系,提升城市治理指标化、管理化水平,经研究,结合本街道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具体内容如下:
一、工作范围
根据上级要求,将原34个责任网格进行重新划分,以公安警务责任区边界为基础,以一个或若干个村居组成一个责任网格为原则,将盈浦街道辖区34个村居(筹备组)结合盈浦派出所的5个警务责任区的边界,重新划分为5个责任网格;在每个责任网格中,区分小区(29个居委、筹备组)、农村(5个村)部分划分成34个管理单元。其中,锁定以城市化地区为主的19个管理单元作为2020年区级重点挂图作战任务——做实管理网格的工作范围。(详见附件1)
二、工作目标
以街面、环城水系区域为重点,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通过建立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城运系统,做实网格管理、建立工作机制等举措,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其中列入区级重点挂图作战任务的三个责任网格19个管理单元内问题的先行发现率达85%、结案率达97%)。
三、重点工作
(一)建立街道城市运行管理体系
根据上级要求,街道成立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城运中心),对街道城市运行中的各类人员进行统一指挥、综合管理,做到发现、处置问题快速、有效。街道城运中心根据街道实际情况设置在网格化中心(或派出所指挥室),负责人由街道选派优秀干部担任。日常指挥由街道城运中心、派出所班子成员轮流作为指挥长,街道派相关职能部门若干人员入驻城运中心指挥平台。
(二)建设和运行街道城运体系
以市住建委开发的街镇城运系统标准基础版为基础,结合我街道城市管理需求,在街道城运中心指挥平台的建设城运系统,实施街道城市运行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三)夯实网格基础工作
1、明确重点事项
根据街道城市化区域的实际情况,突出以城市管理、建设、治安、社会面防控、物业管理等领域为重点,明确重点管理事项,提高巡查处置工作效能。今后,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增加管理领域。
2、夯实网格力量
居民区内、外队伍全部整合成联勤联动网格队伍,实行网格化模式开展综合性巡查处置,打造一支7×24小时全天候响应的一线队伍。
(1)设置网格长
网格长由街道班子领导担任,副网格长由街道部分科室科长担任,负责协调责任网格内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疑难问题,管理单元负责人由各居村委会党组织书记担任。
(2)设立联勤联动工作站和居村网格工作站
各责任网格设联勤联动工作站,联勤联动工作站负责街面的日常管理、整个区域的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工作,由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单位人员组成,其中公安、城管、市场监管人员实施进驻,其他职能部门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实施派驻。联勤联动工作站站长分别由网格化中心、市场所、城管中队、人口办、派出所(社保大队)选派优秀干部担任。
各居村设居村网格工作站,工作站站长由管理单元负责人的居村书记兼任,负责村居所属小区及村部的城市运行工作,管理单元内的日常工作。工作站副站长由居村班子分管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居村委会、物业公司等单位人员组成。
(3)先行巡查处置力量
先行巡查处置力量,按工作进网格原则落实。
街面区域由联勤联动工作站站长牵头,开展先行发现和处置工作。先行巡查处置力量由网格监督员、非机动车管理人员,城市管理第三方人员、一体化养护公司、社保队员组成,将具体人员设置在各管理网格中,每天对街面进行巡查处置,在巡查发现问题时用政务微信手机端进行上报案件。
小区、农村管理单元:由责任网格的小区、农村管理单元负责人的居村书记牵头,开展先行发现和处置工作。先行巡查处置力量由网格监督员、综治协管员、人口协管员、物业人员和社保队员组成。将具体人员设置在各自管理网格中,每天对小区、农村区域进行巡查处置,在巡查发现问题时用政务微信手机端进行上报案件。
8小时之内按日常巡查模式正常运转。8小时之外结合非警务流转运转模式,街面巡查处置由社保队员、城市管理第三方人员负责;小区由物业和社保队员负责。网格内先行巡查处置力量全部编号录入街道城运平台。
3、后期综合管理(执法)力量
后期综合管理(执法)力量,按责任进网格的原则夯实,对网格内先行处置中难以处置的事项进行综合执法。重点地区和小区管理单元的后期综合管理(执法)力量由七大部门组成,分别是:公安派出所、城管中队、市场所、房管所、服务办、凌浦保洁(街面非机动车管理)、安管中心等单位人员组成,8小时之内按日常综合执法(管理)模式正常运转,8小时之外七大部门安排工作人员备勤。单元内后期综合管理(执法)力量按网格片区划分将各部门具体工作人员录入街道城运平台。今后随着城运系统的不断完善,街道城市管理的需求以及实际情况,可增加其他综合管理(执法)力量。
4、聚焦问题发现
一是加强主动发现。依托先行巡查处置力量,按照“应发现、尽发现”的要求,提高巡查发现的效能,利用手机政务微信上报发现问题。二是运用智能化场景发现。充分利用公安、市场等视频资源,通过叠加算法,根据智能化场景研发进度,由区中心的统一安排应用智能化场景发现问题,增加平台对智能化发现问题的功能,不断提升智能化发现问题的占比。三是强化监督发现。市民通过沿街商铺二维码,将发现的问题准确定位、及时上报至街道城运平台。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通过制定市民上报问题积分奖励制度,鼓励党员、市民参与城市管理。
5、加快问题处置
一是实现人工派单的扁平化流转。按照五大责任网格片区划分并设置的先行处置力量和后期执法力量的责任区域,由街道城运平台直接派至网格内处置人员的移动终端处置;针对较难的问题,网格内人员按照业务条线上报本部门组织处置,必要时通过副网格长、网格长或街道城运中心进一步协调处置。需要区职能部门处置的案件由街道城运平台上报区网格平台处置。二是逐步实现智能化自动派单。随着智能化应用场景研发进度,逐步实现将智能化发现的问题自动派单到网格内人员移动终端处置。三是实施问题的分类处置。依托网格内各类力量,对网格内发现的问题,根据紧急程度分为紧急类和一般类两个层级处置。紧急类问题(1、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网格部件类案件;2、热线紧急类工单;3、非警务类警情),要求处置人员15分钟内到场,了解情况并开展处置;1小时内形成初步处置结果。一般类问题,根据网格案件或12345热线工单的办理要求进行处置。四是实施问题处置各环节的闭环管理。对网格内问题处置的各环节均有反馈,实现问题处置的闭环管理。
四、建立工作机制
1、联勤联动机制
对于一些需多部门联合处置的疑难案件,由网格长和副网格长及时与各相关联动单位联络员联系,落实网格内处置力量,确保联动响应及时,问题处置有效。
2、会商研判机制
街道城运中心定期向各网格长、副网格长收集跨部门、跨区域的疑难问题,定期由街道城运平台召集相关单位进行会商,处置疑难问题和部署工作。
3、督查考核机制
由街道城运中心定期对各重点区域的发现主体单位和处置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督查考核,考核结果将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五、实施步骤
(一)部署启动阶段(2020年5月)
根据区级部署要求,制定做实网格工作方案,并及时进行动员部署,将辖区派出所、街道职能部门的力量、辅助队伍等力量落实在网格内开展巡查处置工作,同时发动社会力量和群众,参与城市综合管理工作。
(二)分步推进阶段(2020年6月- 8月)
按照区级要求,根据街道方案全面组织、分步推进的原则推进做实网格工作。6月份先行先试,做实1个责任网格;7月份逐步扩广做实其他4个责任网格;8月份,全面做实5个责任网格。
(三)巩固提升阶段(2020年9月- 12月)
对“一网统管”做实网格工作进行总结,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巩固提升做实网格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