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盈浦街道2022年防汛抗台应急预案》的通知
QZ3318000-2022-004
主动公开
青盈街办〔2022〕20号
上海市青浦区盈浦街道办事处
2022.05.20
各居村、企事业单位、机关各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2022年防汛工作有力开展,关于《盈浦街道2022年防汛抗台应急预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盈浦街道办事处
2022年5月20日
盈浦街道2022年防汛抗台应急预案
根据青汛办文件精神,立足防大汛、抗大灾,确保地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盈浦街道2022年防汛防台预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盈浦街道成立于2004年3月。位于青浦境域中部,以原青浦镇老城区为主。东以老外青松公路为界与夏阳街道接壤,南至淀浦河,北与香花桥街道相连,西与朱家角镇和江苏昆山市淀山湖镇交界。区域内有29个社区居委会、5个行政村、2个筹备组,辖区面积16.36平方公里。
盈浦街道地处太湖下游、黄浦江上游,地势低洼,地面标高2.7米—3.5米。境内河网密布,淀浦河、上达河东西横贯,东、西大盈港、石浦港南北贯通。境内现有4只圩区(原朝阳圩区已拆分成新塘港南、北两个圩),控制面积18290亩,其中河道面积3520亩,耕地面积4528亩。控制外面积4304亩。
盈浦街道现有圩区水利设施共计25座(其中水闸7座,泵闸17座,泵站1座,流量37.5立方米/秒),其中街道管水利设施13座(水闸7座,泵闸6座,流量18立方米/秒),一线堤防20.83公里,其中水利护坡27.51公里,占总圩堤的88%。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为有效应对发生在本街道的台风、暴雨、高潮、洪水、灾害性海浪和风暴潮灾害以及损害防汛设施等突发事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结合本街道防汛防台工作的实际,严格落实抗御特大灾害袭击的各项准备,做到有备无患,临危不乱,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提高防汛防台和整体抗风险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城市安全运行。
三、防御标准
现有圩区4只,其中西北片属于城区范围,以城市排涝为要求,确保安全;新塘港南北圩区目前还未正式形成。原有外围圩堤基本达标,防汛工程设施运行正常,现有排涝动力达到二十年一遇除涝标准。
四、组织机构
(一)防汛网络
街道防汛指挥部是本街道防汛防台指挥决策机构,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防汛防台工作。发生灾害时,动员群众撤离危险地段,组织人员抢险抗灾,开展自救、互救、排除险情,及时上报汛情、灾情,服从区防汛指挥中心的各项指令。街道防汛总指挥由办事处主任担任,副指挥由分管防汛工作的副主任担任和人武部部长担任。街道有关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领导为指挥部成员。
(二)工作机构
街道防汛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简称防汛办公室,地点设在街道党政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本街道防汛防台工作。另外,指挥部下设抢险救灾、医疗救护、治安保卫、人口疏散、后勤保障、专业抢险等六个组。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和分级分部门负责制。
(三)成员组成
总指挥:曹秋龙
副指挥:徐波、陆广军
成员:
许瑞强 屈爱民 戚仁玉 唐千根 卢彦姣 杜春云
刘美红 虞陈岚 王 赟 徐艳丽 季 蓉 蔡建军
顾长鹰 杜惠平 张 莉 朱庆云
下设办公室:
主任:许瑞强
副主任:唐千根、刘美红、卢彦姣
徐艳丽、蔡建军、季蓉
负责收集、汇总、汇报现场抢险救灾的情况,信息上传下达工作及联络有关部门进行抢险救灾以及汛前检查和汛后工作。
(四)职责分工
总指挥:负责全面指挥抗灾抢险。
副指挥:掌握救灾动态,做好抗灾抢险的协调工作;组织抢险队伍及抢险现场指挥调度。
抢险救灾组,由武装部、社区发展服务中心、社区管理办、城运中心、水务所、保安大队等部门组成。主要负责:落实防汛抢险人员队伍,调度指挥应急抢险工作;指导落实农业救灾防灾措施;道路排水保障,绿化、广告牌等高空构筑物的加固或拆除;了解水雨情等防汛动态信息,调度防汛工程设施;落实对现场抢险的安全指导工作。
医疗救护组,由社区服务办、卫生服务中心等部门组成。主要负责:组织落实应急药品和救灾时的救护;受灾地点的卫生防疫。
后勤保障组,由街道党政办、财务管理办、营商环境办等部门组成。主要负责:防汛信息上传下达,协调各部门防汛工作;日常防汛经费及应急抢险经费保障;应急抢险物资保障;灾后救助及慰问。
治安保卫组,由派出所、社区平安办、综合执法队等部门组成。主要负责:围护人员安置点秩序;受灾地点、人员安置点的治安防范。
人口疏散组,由社区服务办、自治办、司法所、城建中心、社区管理办等部门组成。主要负责:动员落实人员疏散转移撤离;协调落实人员安置地点;落实灾民安置救济及灾后重建。
专业抢险组,由积水抢排队伍、堤防抢险队伍、泵闸抢险队伍、绿化(广告)抢险队伍组成。其中积水抢排队伍、绿化(广告)抢险队伍由社区管理办负责,堤防抢险队伍、泵闸抢险队伍由水务所负责。主要职责:积水抢排队伍从事道路、小区、地下车库、居民聚集区等区域积水抢排;绿化(广告)抢险队伍主要从事树木倒伏及广告牌坠落、倾斜、倒坍应急抢险;堤防抢险队伍主要从事堤防坍塌、管涌、漫溢、加固等应急抢险;泵闸抢险队伍主要从事泵闸运行故障、出险应急抢险。
(五)值班电话
街道值班室:59731845
街道传真:59733617
街道武装部:59728841
五、应急响应
(一)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
1.按照洪涝、台风等灾害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将应急响应行动分为四级。
2.进入汛期,街道、各村(居)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应当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程跟踪风情、雨情、水情、工情、灾情,并根据不同情况,启动相关应急程序。
3.洪涝、台风等灾害发生后,各村(居)立即组织自行抢险救灾,同时各村(居)及时向街道防汛指挥部报告情况(任何单位、个人发现堤防、水闸发生险情时,应当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4.街道防汛指挥部接报后,街道防汛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防汛抢险、排涝减灾和抗灾救灾等方面的工作。
(二)应急响应分级与行动
当市、区气象部门发布热带风暴或台风警报时,根据区防汛办通知,或遇到特大暴雨洪水、台风等严重灾害袭击或其他紧急特殊情况时,可宣布全街道进入防汛抗台应急响应状态。
1.Ⅳ级蓝色预警响应行动。遵照市、区防汛指挥部下达的预警信息,加强值班,通知各防汛成员单位做好各项防范准备。检查各自范围内的危房、窗阳台、高空悬挂物、下水道、小区内高大树木、建筑工地脚手架、塔吊等是否存在隐患,并及时整改消除隐患。如发现部分低洼地小区积水,物业公司前往排除积水,相关居委会配合协助。保持信息传报准确、及时,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
2.Ⅲ级黄色预警响应行动。根据上级指挥部下达的预警指令,加强值班巡查,迅速通知各防汛成员单位到岗,做好各自范围内的各项防范工作。通知各抢险队伍就地待命,各小区物业公司、居委会密切注意本区域内情况,做好应急抢险准备。一旦出现险情、灾情,立即组织人员、物资前往排险。各村、居委做好动迁基地、建筑工地内的危房、临时工棚人员转移的各项准备工作和动员工作,出现险情立即转移人员。物业公司、做好小区积水的排涝工作。信息传报准确及时,保持通讯畅通、确保后勤保障供应。
3.Ⅱ级橙色预警响应行动。执行市、区防汛指挥部的下达的指令,分管领导和党政一把手到位,会商部署抢险救灾行动方案。根据出现的险情,街道防汛指挥部下达指令,派出抢险队伍前往险情、受灾区域抢险救灾,迅速转移危房、临时工棚人员前往预定地点安顿,确保食品、饮用水等物资供应。一旦发生可能出现塌房等异常现象或房屋坍塌情况,抢险队立即强制撤离危房(工棚)内的人员或清理房屋坍塌现场。物业公司采取做好易进水住宅的小包围临时措施,以防积水回灌进民居内,居委会同时要进入易进水的民居,宣传、劝导居民须临时切断电源,抬高家用电器,以防触电和损坏家用电器等。小区内倒塌大树由相关小区的物业公司抢险队负责清理或扶正;大树倒塌压断或碰触高压电线,要立即准确报告街道防汛指挥部,在供电部门抢险队伍到来之前,物业公司、居委会要栏出警戒线,派专人防守,严禁人员接近。医疗、治安、交通、消防、通讯、信息传报、后勤保障全方位到位,做到统一指挥、服从命令、各司其职,确保安全度汛。
4.Ⅰ级红色预警响应行动。执行市、区防汛指挥部下达的指令,党政班子成员全部到位,防汛指挥部成员和街道机关全体人员到岗,听候命令。紧急部署抢险救灾行动方案,根据出现的险情,街道防汛指挥部下达指令,派出各路抢险队伍前往险情、受灾区域抢险救灾。各路抢险小分队协同各小区物业公司、居委会迅速、强制转移危房、临时工棚人员前往预定地点安顿,确保被转移人员的食品、饮用水等物资供应。一旦出现河堤决口、河水倒灌、如灾情超出本辖区抢险能力,立即请求区防汛指挥部支援。同时在第一时间内组织指挥抢险工作。如发现危房出现异常现象或房屋坍塌情况,各抢险队立即强制撤离危房(工棚)内的人员或清理房屋坍塌现场。物业公司做好易进水小区和民居的小包围临时措施,以防积水回灌进住宅内,居委会同时要进入易进水的居民住宅,宣传、劝导居民必须临时切断电源,抬高家用电器,以防触电和损坏家用电器等。小区内倒塌大树由相关小区的物业公司抢险队负责清理或扶正;大树倒塌压断或碰触高压电线,要立即准确报告街道防汛指挥部,在供电部门抢险队伍到来之前,物业公司、居委会要拦出警戒线,派专人防守,严禁人员接近。医疗、治安、交通、消防、通讯、信息传报、后勤保障全方位到位,做到统一指挥、服从命令、各司其职,确保安全度汛。
(三)应急响应的组织工作
1.灾情信息通报
(1)灾情报告制度:凡遇到强暴雨和8级大风袭击,街道下达指令后,各村、居委会及相关部门应抓紧了解情况,并及时向街道防汛办报出第一情况(有事报情况,无事报平安)。以后每隔一定时间向街道防汛办报一次情况。街道防汛办接报整理后立即上报街道主要领导和区防汛指挥中心,以后定时上报。
(2)险情报告:遇到险情,村、居委会应立即在第一时间上报街道防汛指挥部和街道主要领导。街道防汛指挥部立即准确无误的向区防汛指挥部报告有关险情的具体情况、有关措施落实情况。
2.指挥和调度
(1)出现洪涝、台风等灾害后,事发地的防汛指挥机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根据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在采取紧急措施的同时,向街道防汛指挥机构报告。根据现场情况,及时收集、掌握相关信息,判明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并及时上报事态的发展变化情况。
(2)事发地的防汛负责人应当迅速上岗到位,分析事件的性质,预测事态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并按照规定的处置程序,街道防汛指挥部组织有关单位或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迅速采取处置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3)发生重大洪涝、台风等灾害后,街道防汛指挥部组成指挥领导小组赶赴现场指导工作。
3.人员转移和安置
(1)人员撤离转移工作由各村、各居委会自行负责,在无法完成转移的情况下,及时将情况上报街道防汛指挥部,由指挥部统一转移。
(2)具体转移方法:
①各村、居由主任负责人员的疏散转移。
②各村、居办公室、会议室、老年活动室、图书室等作为人员疏散的安置地。
③危房出租户由居、村委会落实房东,在台风期间危房住户搬进大房以确保安全。
④低洼地区人员转移,由所在村、居防汛小组安置。
⑤工地临时工棚人员,就近转移的附近学校。
4.物资转移
具体由防汛办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具体安置在街道所属空余厂房或其他转移点。
5.要害部门及措施
街道办事处机关及街道档案室等要害部门由办事处主要领导及党政办公室主任、档案专职人员总负责。
6.工程体系
(1)一线堤防总长20.83公里。由所在村、组圩区管理人员经常性实地检查。一旦发现险情地段部位,立即组织人员抢修,并立即上报街道防汛指挥部,由指挥部统一调度堤防抢险队伍及街道综合抢险队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抢险。
(2)泵闸设施具体由运行单位负责,要求做到操作人员到岗到位,加强运行管理,服从防汛办统一指挥进行预降水位。一旦发生险情,立即上报街道防汛指挥部,由指挥部统一调度泵闸抢险队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抢险、抢修。
(3)田间沟渠、农村排水由各村负责,落实专管人员负责制,定期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沟渠、管道排水不畅,需立即清淤,保证排水畅通。
7.抢险与救灾
(1)出现洪涝、台风等灾害或防汛工程发生重大险情后,发生地区各村、居委会应根据事件的性质,迅速对事件进行监控、追踪,并立即上报街道防汛指挥部。
(2)事发地区村、居委会应当按照预案,根据事件具体情况,立即提出紧急处置措施,供街道防汛指挥部决策。
(3)事发地区村、居委会应当迅速调集本部门的资源和力量;组织区域内有关单位和人员,迅速开展现场处置或救援工作。
(4)处置洪涝、台风等灾害和工程重大险情时,应当按照职能分工,由街道防汛指挥部统一指挥,各部门、单位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快速反应,高效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六、后勤保障
(一)抢险队伍保障
成立街道、村居两级综合抢险队伍。街道队伍由武装部组织100人左右、以基干民兵为主体的应急队伍;村居队伍由各村居自行组建15~20人左右的抢险队伍。综合抢险队伍由武装部长总负责,以便在突发性灾害时能紧急赶赴抢险地点,把灾情降低到最低程度。
成立街道专业化抢险队伍,建立积水抢排、堤防抢险、泵闸抢险、绿化(广告)抢险等4支专业抢险队伍,针对积水抢排、堤防泵闸出险、树木广告牌倒塌等险情进行快速抢险。
(二)抢险物资保障
1.街道防汛物资。为确保汛期抢险需要,街道仓库内存有大功率移动排水泵1台、升降式应急照明灯2套、小型抽水泵12台、铁锹、镐100把、便携式工作灯50只、救生衣50件、抢险标识服100件、安全警示标志10套、一次性雨衣200件、编织袋10000只、防汛沙包2000只、榔头18把、6mm2电缆线1000米、土工布1500平方米、8#铁丝200公斤。
街道委托各专业抢险队伍储备大功率发电机1套、挖掘机1台、吊车1台、运输车(工作车)4辆、大功率移动排水泵2台、小型抽水泵12台、小型发电机2台、电焊机2台、切割机4台、葫芦吊2台、液压扶树器2台、油锯4把、开井棒20根、高压令克棒2根、6米桩木300根、砂石料500吨。
2.生活保障。发生灾情后,由社区自治办负责组织向受灾人员提供食物、饮用水、日常生活用品具体等工作。
3.医疗救护。发生灾情后,由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对受灾人员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护。
4.治安保卫由街道派出所总负责。
5.运输车辆由防汛办组织落实。
七、救灾后善后工作
各部门做好各项灾情统计做到及时、正确、迅速。同时落实措施恢复灾后生产工作,在长时间积水后,由街道防汛指挥部联系进行卫生防疫部门,确保灾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