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崧泽文化概况 2024-10-31

  崧泽文化是以青浦区城东4公里,赵巷镇崧泽村境内,崧泽古文化遗址的中层文化为代表的一类新石器时代文化。

  崧泽文化距今约4900~5800年,分布范围大致以长江以南、钱塘江以北、太湖以东地区。1959年,崧泽村古文化遗址列为青浦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1974年的两次有计划挖掘,共发现了崧泽文化时期墓葬100座,出土了大量石器、玉器、陶器,还发现许多人类居住的遗迹,人类制作石器场地的遗迹,以及6000年前粳稻谷和籼稻谷的水稻种子、家畜猪、犬的骨骼。



  1982年全国考古学家在杭州举行的考古学年会上,认定崧泽文化前承嘉兴马家浜文化,后接余杭良渚文化,是在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具有一定典型性代表的文化,对于“崧泽文化”的命名,对上海只认为是长江冲积成陆,仅二、三百年的历史一下推进了六、七千年。所以,崧泽文化的发现对研究我国长江下游人类发展史,特别是太湖地区的原始文化和上海的古代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崧泽文化的由来

  崧泽文化是以青浦区城东4公里,赵巷镇崧泽古文化遗址的中层文化为代表的一类新石器时代古文化。崧泽文化距今约4900~5800年,分布范围大致以长江以南、钱塘江以北、太湖以东地区。1959年,崧泽村古文化遗址列为青浦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1974年的两次有计划挖掘,共发现了崧泽文化时期墓葬100座,出土了大量石器、玉器、陶器,还发现许多人类居住的遗迹,人类制作石器场地的遗迹,以及6000年前粳稻谷和籼稻谷的水稻种子、家畜猪、犬的骨骼。1982年全国考古学家在杭州举行的考古学年会上,认定崧泽文化是前承嘉兴马家浜文化,后接余杭良渚文化的一种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具有一定典型性代表的文化,故在年会上命名为“崧泽文化”,对上海只认为是长江冲积成陆,仅二、三百年的历史一下推进了六、七千年。所以,崧泽文化的发现对研究我国长江下游人类发展史,特别是太湖地区的原始文化和上海的古代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文化特征

  崧泽文化与马家浜文化在文化特征上是既相承又有发展的。崧泽文化已以鼎作为主要炊器,釜、箅少见;马家浜文化则以腰沿釜配以炉箅作为炊器。马家浜文化与崧泽文化虽共有罐、豆、壶,但器形制作方法与陶土用料等各不相同。马家浜文化的玉器以玦为主,璜少见;而崧泽文化则以璜为主,玦少见或不见。在埋葬习俗上,前者多为俯身葬,头向北;而后者主要是仰身直肢葬,头向东或南,有着显著的区别。但以马家浜文化晚期与崧泽第一期墓葬比较,两者又有密切的联系。例如崧泽文化盛行的鼎,在马家浜文化晚期已经出现。崧泽文化常见的喇叭形,上端束颈状的豆把,在马家浜文化晚期已有所见。马家浜文化与崧泽文化的墓葬都采用平地盖土掩埋,并且崧泽第一具人骨架的头向仍为北向,两者也相似。






  青浦区福泉山、吴县草鞋山、张陵山等古文化遗址,都发现了良渚文化层叠压在崧泽文化层之上的地层关系。因此,崧泽文化当早于良渚文化。

  崧泽文化与良渚文化在文化特征上,两者也有较大差异。崧泽文化的石器主要是斧、石奔、凿,其他器形少见,而良渚文化除此三器之外,尚有镰、犁、耘田器,三角形石刀、半月形石刀等新的生产工具,并且有了有肩石斧和有段石石奔。良渚文化的玉器,在崧泽文化常见的璜已偶见,而出现琮、璧、锥形器、珮等,并且有了多种玉器组合的挂饰。在埋葬习俗上,良渚文化的大墓与小墓分别埋葬在不同的墓地,尤其是大墓,既用土坑,也有葬具,随葬物量多而精,与崧泽文化保持氏族公共墓地的情况也不同。但以崧泽第三期墓葬与良渚文化早期比较,无论是石斧、石石奔、犁、还是罐、壶、鼎和墓葬等方面,两者也有许多继承与发展的迹象。可以说良渚文化与崧泽文化,比崧泽文化与马家浜文化更为接近。

  崧泽文化在太湖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是连接马家浜文化与良渚文化的重要环节。

  正式命名

  崧泽文化遗址的发现、试掘和2次有计划的发掘的报告在《考古学报》发表后,引起了全国考古界的注意,认为在上海地区首先发现距今6000年前马家浜文化的延伸,和连接距今4000多年前良渚文化的崧泽文化,是我国考古界的重大事件。

  1982年,全国考古学家在杭州参加中国考古学会年会时,对崧泽文化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一致确认,距今5000年前的崧泽文化期,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方面,除较马家浜文化进步外,其加工、造型等方面都具典型性。同时还接受了外地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对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有一定联系,因此考古界确定崧泽文化为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具有一定典型性代表的文化,特命名为“崧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