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巷镇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综合调控的若干意见
QE4102000-2017-007
主动公开
赵府〔2017〕127号
无
2017.09.05
各村(居)、企事业单位、大型社区:
为建成宜居、宜商、宜业的现代化赵巷,增强我镇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逐步建立以人口规模可控,人口素质提高、人口年龄结构优化、人口布局合理和人口综合管理水平提高为主要内容的人口综合调控政策体系,现就我镇人口的综合调控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严格控制特大型城市人口规模”要求以及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有关工作部署,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严控增量、调减存量,通过“以证控人、以服调人、以房管人、以业疏人”,切实发挥条块结合和优势互补,进一步加强人口规模控制,实现人口结构优化,努力形成全镇人口调控工作的新局面、新成效。
二、基本原则
根据我镇今年人口调控整体下降5%的目标任务,努力实现总量平衡、结构优化、目标可控的人口调控目标。在严格控制总量的同时,从年龄、学历和就业结构三个方面,稳步推进人口结构优化。
三、政策措施
(一)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以业疏人”
1.强化产业项目准入评估,对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企业未经评审,不得准入,严格把关;实行“增减挂钩”机制,将导入来沪人口规模纳入新增项目的前置评估,明确等量来沪人口调减方案。
2.强化企业分类管理,探索建立就业结构、经济发展相关联的考量标准,并以此来确定、调整或限制发展企业名单,形成重点调控目录。对于淘汰企业,制定行动计划,限期关停。
3.加快推进园区“二次开发”,推动整体转型,制订重点区域成片转型计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4.利用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逐步淘汰或升级区域内的各类低端商业配套与交易市场。
(上述对应工作组: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组)
5.加强非正规落脚点整治,对全镇非法改造厂房用于居住、非正规人才公寓进行全面排查,制定整改计划,开展重点整治;
(上述对应工作组:公共安全综合整治工作组)
6.全面梳理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明确产业标准和从业人员标准,制订产业调整计划,进一步提升土地集中流转和规模化经营比重,优化农业从业人员结构。
7.严格规范土地流转操作程序,提高土地、鱼塘等承包准入条件,建立完善过程监督检查机制,提升检查覆盖面。
8.加大田间棚舍、畜禽养殖场整治及长效管理力度,明确整治拆除计划,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确保不回潮、不反弹。
(上述对应工作组: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组)
(二)推进城市更新,消除灰色居住点
9.加强“城中村”社会管理,编制“城中村”改造实施计划。
10.对全镇农民自建房小区进行全面排查梳理,严控新建农民自建房面积、楼层,针对重点区域研究制工作计划。
(上述对应工作组:城市更新工作组)
(三)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营造和谐有序社会环境
11.加强“五违四必”整治。全年完成2017年46万平方米整治任务,实现新增违法建筑零增长,存量违法建筑基本归零。
(上述对应工作组:公共安全综合整治工作组)
(四)加强行政管理,全面落实两个“合法稳定”
12.全面排查全镇群租房屋现状,并采取措施逐步消除存量,严控增量发生。推进无违建、无群租示范小区建设。
13.加强物业公司管理,建立完善分类评价机制,推动物业职责落实。
14.加强农民自建房管理,推进“无违建”、“无群租”等示范村居创建。积极对接区级关于农民自建房群租认定标准,对于存量超面积、超层数的农民自建房,如发现群租行为,纳入“五违”整治。
(上述对应工作组:公共安全综合整治工作组)
15.严格执行居住证及其积分管理制度,加大查验力度,提高查验频次,落实季度抽查和年度核查全覆盖;对违规、虚假材料取得居住证,或者取证后违反“两个合法稳定”要求的,一经认定,予以注销,并列入档案,且2年内不得在我镇重新申领居住证,注销率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16.按照“应登尽登”的原则,严格执行来沪人口登记相关标准;夯实来沪人口基础管理,依托网格化管理机制,对全镇出租房屋开展地毯式排摸;加强房东管理,探索建设智能化人口采集和管理信息系统,对拒不登记的来沪人员,应加大就业和居住的管控力度,对于雇用、容留未登记来沪人员的业主、房东要加大综合整治力度。
17.加快“来沪人员灵活就业登记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对卫生计生、民政、农业、经济、工商等方面主管部门所出具的行业所辖灵活性就业证明的审核,推进与虚假就业证明相挂钩的企业诚信黑名单制度以及财政性补贴审核制度,加强就业状态和经营场所的定期审核查验。
(上述对应工作组:人口综合认定工作组)
18.加强城中村、农民自建房小区城市管理,加大对重点区域沿街面流动摊贩的执法力度。
19.加强经营场所专项整治,围绕重点区域、重点领域,严厉打击无证无照等违法经营行为,将立案率、处罚率纳入年度考核目标;强化行政执法,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与“两法平台”相衔接。
20.依托“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探索推进相关部门人口监管数据与平台的对接,通过平台中的联合惩戒、监管预警模块对重点对象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21.加大集中居住区域重点巡查力度,依托城市综合管理“网格化”机制建设,推动网格化进小区,吸纳社会力量加入网格化志愿者、监督员,进一步提升网格覆盖率;进一步完善问题发现处置机制,将新增违建、群租、非法加工点、摊贩等纳入巡查内容,将问题发现率、处置率纳入考核体系。
(上述对应工作组:公共安全综合整治工作组)
(五)加强公共服务,完善梯度化服务体系
22.全面梳理民办学校、幼儿园现状,加强规范管理,严控民办学校审批,加强对存量民办学校、幼儿园监管,制订限期推出方案,严厉打击非法办学。
23.全面做好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入园入学“两个合法稳定”审查工作,严格限定来沪人员随迁同住子女的招生范围,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并进一步向学前教育进行覆盖,实施与标准班额、来沪生源占比相挂钩的生均经费支付制度。插班学生实施镇级审批、区教育局备案,并提交区监察局严格审查。
24.实施适度紧平衡的教育供给,建立完善与人口相挂钩的教育资源供给机制,加强新建学校、新开班级和教师招录与人口规模的联动管理,生源户籍比要列入公办学校重要考核指标。
25.加大公办学校来沪生源居住证定期核查和随迁子女家庭文明积分管理制度推进力度。
26.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严把孕产妇建卡审核关,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示范村居创建工作。严厉打击非法行医。
(上述对应工作组:公共服务工作组)
27.严控液化气供应。通过排查梳理,清理取缔所有商办用户内生活用液化气。对于其他地区流入我镇的液化气钢瓶,要追根溯源,及时沟通,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28.规范水电使用。根据差别化供应原则,针对重点淘汰企业、重点整治区域、公寓群租、农民自建房群租等特定对象制订限额、限负荷标准和措施。从严打击私拉乱接、分表分户的行为,消除安全隐患。
(上述对应工作组:公共安全综合整治工作组)
29.优化养老设施布局。全面梳理我镇民办养老机构现状,制订优化养老设施布局规划;优化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结构,制订引导鼓励本地就业激励政策。
(上述对应工作组:公共服务工作组)
(六)加强居民自治,构建和谐社区
30.加强居委会对业委会运行和服务的指导,明确近期和远期业委会覆盖率目标。提高居民公约、村规民约覆盖率,并纳入村居以奖代拨考核。
(上述对应工作组:公共服务工作组)
31.积极鼓励引导来沪人口加强自我管理,推进社会党建引领下的团体自治。
(上述对应工作组:综合政策协调工作组)
(七)鼓励社会参与,构建大监督格局
32.推进个人诚信体系建设,构建房东、企业约束机制。对于有群租、违章搭建行为的房东、业主,纳入个人诚信体系黑名单,并建立所在单位和相关部门的通报机制,推进与财政补贴相挂钩。
(上述对应工作组: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组)
33.探索重点区域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管理。针对城中村、农民自建房小区等来沪人员重点区域,引入第三方社会力量参与管理,健全对重点区域、顽症问题第三方管理机制。
(上述对应工作组:城市更新工作组)
(八)保障措施
34.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镇党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分管领导牵头的“七大工作组”组织架构,进一步做实领导小组办公室,各牵头组要明确专人参与镇人口调控办公室日常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定期会议、信息报送等工作机制;
(上述对应工作组:人口调控办公室)
35.加强政策保障,要运用好《青浦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区级支持政策方案》,包括恢复农林生态功能、市级重点治理地块优化完善、产业结构调整、创建“无违村”专项奖励等一批专项支持政策。
36.加强财政保障,研究制订与人口调控目标相挂钩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进一步完善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调节机制和政策;加大村居以奖代拨力度,研究集体经济造血机制;正面引导群众积极配合人口调控工作并予以奖励。
(上述对应工作组:综合政策协调工作组)
37.加大考核问责,将人口调控工作各项指标纳入各部门、各条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量化工作任务,明确目标导向,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不定期开展督查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各部门、各条线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存在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问责,情节严重的,实行党纪政纪处理。
(上述对应工作组:综合稽查工作组)
38.加强舆论引导,制订针对性新闻宣传工作方案;借助各类媒体、信息平台,对群租标准、群租管理、居住证登记管理等各类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支持的良好氛围;要运用好简报专报等形式,将成功经验总结好、宣传好,推广好,形成互相启发、不断完善的良好工作格局。
(上述对应工作组:宣传舆论工作组)
上海市青浦区赵巷镇人民政府
2017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