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0313000-2007-003 关于全面开展拆除"田间地头"违章棚舍的工作意见
无
主动公开
无
无
2007.06.05
近年来,来沪人员大量涌入我镇,经营性和租赁业的违章建筑呈蔓延趋势,根据区政府《关于开展拆除违法建筑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区有关会议精神,针对我镇目前面临虹桥枢纽站建设将带来20万来沪人员的动拆以及周边镇整治"田间地头"违章棚舍拆除力度的加大等实际情况,为进一步加强来沪人员综合服务管理,坚决遏制各类违法建筑,有效控制人口总量,镇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特提出关于全面开展拆除"田间地头"违章棚舍的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积极、稳妥、有序、全面地开展对各类违法建筑的处理工作,加大整治力度,坚决拆除"田间地头"的各类违章棚舍,以实现人口总量控制为目标,切实加强来沪人员综合服务管理,改善环境,提升朱家角整体形象。
基本原则:谁出租,谁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二、组织机构
成立朱家角镇"田间地头"违章棚舍整治领导小组。组长顾骏,副组长沈四根、朱磊明、杨晓华,组员王林根、瞿玉玑、蒋建明、周建国、王根云、杨金伟、沈建飞、沈海龙、李巧林、蒋华、张岱娟、裴立勇、鲁水林。下设工作小组,组长蒋建明,常务副组长周建国,副组长沈海龙、朱森林、盛进,农水科、综治科、拆违办各抽调2名人员作为工作人员进行合署办公,办公地点设在拆违办。
三、工作步骤
1、准备阶段(2月3日-2月16日)
各村主要做好以下工作:成立整治"田间地头"违章棚舍拆除的工作小组,研究制定全村整治的具体措施方案;召开好党员大会、户代表、生产队长会议,广泛宣传发动,做到家喻户晓;各村工作小组以队为主全面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对"田间地头"违章棚舍的用户进行一户一表实地登记(拍照为证),最后将有关情况上报镇整治领导小组进行汇总。
2、自行拆除阶段(2月17日-2月底)
工作分工:镇村联动,形成合力。镇级层面要落实好领导干部联系基层的名单,加强工作联系和指导。全镇分南北二片(沈巷地区、朱家角地区),沈巷地区由瞿玉玑、盛进、陈月彪负责,朱家角地区由沈海龙、顾志奎、刘根弟负责。
信访接待解释组:由镇信访办杨金伟、司法所王根云负责。
整治推进检查组:由副镇长沈四根、杨晓华以及镇人大、纪检、办公室负责。
工作要求:各村应迅速行动,摸清底数,落实具体拆除措施,明确任务和时间节点,责任到人,分级包干,落实考核。
3、组织强拆阶段(3月1日-4月底)
分二批:第一批,对目前承租协议已到期的,经多次上门做工作,仍未自行拆除"田间地头"违章棚舍,采取必要的组织手段予以强制拆除,这部分锁定的对象,安排在3月1日-3月20日组织强拆。第二批,对租赁协议未到期的对象组织强拆,时间安排在4月1日-4月底。
凡组织强拆的必须由村委会提出申请,上报镇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拟定具体强拆方案。组织强拆时,各村第一责任人必须到现场进行指挥。
四、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拆除"田间地头"违章棚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各村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把此项工作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亲临一线,带头行动。
2、宣传到位,营造氛围。各村组织力量上门发放告知书,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宣传科、文广中心要切实把握好宣传工作的热点,广泛报道拆违工作,真正做到家喻户晓,形成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3、加大力度,措施有力。"田间地头"违章棚舍主要涉及来沪人员,管理难度大,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稳步推进拆违工作。
4、干部带头,严格执法。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凡涉及到自己的部分要带头拆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相互推诿、扯皮。
5、分工包干,落实考核。要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发动群众,发挥党员、生产队长的主力军作用,签订以"三定"(定人、定时、定任务)为内容的专项整治工作责任制,不折不扣地完成拆除"田间地头"违章棚舍责任承诺书规定的各项任务。
6、落实措施,长效管理。要把整治"田间地头"违章棚舍与建立来沪人员长效管理机制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村级便民综合服务管理站,研究农民土地集体流转的经营模式,加强棚舍拆除后的善后处置工作,防止矛盾激化,把各类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朱家角地区的社会稳定。
此次"田间地头"违章棚舍拆除是一项整治任务,镇政府对各村、各有关单位将进行专项考核,凡工作有成效将给予奖励;反之,凡工作不力、效果不明显将给予一定的处分,并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