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青浦区农技中心积极开展国庆稻新品种“青角198”的试验和苗情考察工作 2020-06-11
水稻苗情考察是客观反映水稻大田生长现状的一种调查方法,也是指导水稻生产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为进一步加快我区国庆稻新品种推广,满足生产上种植户对优良品种的需求。今年4月底至5月上旬,青浦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内及时对自主选育的优质早熟中粳稻(俗称“国庆稻”)新品种“青角198”开展相关栽培试验的播种工作。目前,正定期通过观察和定点调查,积极记录生长期间各试验处理的苗情动态、生育进程等客观情况,为后期准确分析、形成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发展地产国庆稻大米产业,让上海市民早日吃上新鲜、绿色优质大米,已成为上海地产优质大米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日益受到市、区两级农业部门的重视。通过提早熟期,在国庆节中秋节这段时间上市,可以让市民品尝到最早成熟的优质大米,也让种植户从卖稻谷向卖大米的意识转变,从而提高农民种粮效益。同时,通过相对扩大优质国庆稻的种植面积,使我区早、中、晚品种合理搭配,优化品种结构,促进水稻种植结构合理调整。
“青角198” 小贴士
“青角198”是青浦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上海良金种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常规杂交方法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熟中粳新品种,于2019年7月通过上海市品种审定(沪审稻2019009)。
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品种。在上海作单季稻种植,全生育期143.2天,比对照松早香1号迟3天。生长整齐,株型紧凑,株高98.7厘米,叶色较深;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亩有效穗23.0万,熟色好,穗型大,穗长17.3厘米,每穗总粒149.7粒,结实率83.4%,千粒重22.1克;抗倒性强,田间病害轻,综合抗性好。属香型软米品种,不但米质优,食味佳,且外观品质较好,经检测,直链淀粉含量9.7%,整精米率61.3%,其它主要米质指标达国优3级以上标准。2017年9月30日,上海市农技中心组织在青浦区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开展的国庆稻米质品鉴会上“青角198”的米粒外观及食味品质综合评分位居第一名;2018年9月26-27日,市农技中心组织在光明种业开展的水稻新品种现场考察暨优质稻米国庆稻品鉴会上“青角198”的米粒外观及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列第二名(仅次于对照“松早香1号”),受到大家一致好评。
产量表现:2017年上海市区试,平均亩产580.6公斤,比对照“松早香1号”增9.7%,增产极显著。2018年上海市区试,平均亩产666.1公斤,比对照增14.3%,增产极显著。2018年全市多点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4.9公斤,比对照“松早香1号”增产17.1%,增产极显著。
栽培技术要点:作国庆稻种植,适宜播期在5月上旬。亩用种量4-4.5公斤。中等肥力田块,亩总纯氮用量17公斤左右,前期基面肥、分蘖肥占90%左右,后期穗肥占10%左右。水浆管理上,采用好气性水浆管理技术。病虫草防治可参照当地植保部门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意见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