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工作动态】青浦区农技中心开展草莓繁苗技术指导 2020-07-17

每年6-7月是草莓发苗高峰期,此时的田间管理对培育壮苗尤为重要。而今年自6月9日入梅以来,本区持续降水,加上近期连日强降雨,草莓繁苗地不同程度出现受淹,以及炭疽病、枯萎病、夜蛾类等病虫害,给草莓繁苗带来了一定影响。近期,区农技中心联合镇农服中心科技人员实地踏看草莓繁苗情况,草莓繁苗田块受淹和当前病虫害防治情况,并及时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工作。

从实地踏看情况来看,今年全区草莓繁苗面积在400亩左右,草莓苗长势好于去年,总体苗势较健壮,但连日强降雨仍对草莓苗地出现受淹涝渍害和死苗缺苗现象,特别是沟系不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田块。针对目前草莓苗田间情况,对现阶段草莓繁苗田间管理提出以下几点要求:一是清理沟系,降低湿度。及时抓好沟系畅通,做到雨停水干,降低地下水位。二是看苗施肥,清除老叶。水伤补肥,看苗长势用碳酸氢铵25kg/亩左右追肥1次,并对苗地适当进行中耕,以增强土壤的透气性。三是强化预防,加强病虫害防治。加强草莓炭疽病、枯萎病、夜蛾类虫害的防治,定期选用氟啶胺、晴菌唑等药剂预防炭疽病、枯萎病;选用10%吡虫啉、1.8%阿维菌素乳油等防治蚜虫、斜纹夜蛾,做到安全用药、科学用药。

1.jpg

▲繁苗田块排涝情况

下阶段,区农技中心将持续跟进草莓繁苗生产和天气情况,下基地到田头,抓好以下技术指导。

一是合理促控技术。在保证子苗数(亩适宜苗数4万株)基础上,注意控制苗数与控旺结合进行,加快形成健壮苗和诱导花芽早分化。

二是重视水分管理。苗田经常保持潮湿,田间土壤持水量70%为宜,不超过80%;从8月中旬开始适当控水,有利诱导花芽早分化。

三是科学防控病虫害。以控制炭疽病、叶斑病等为重点,兼治白粉病等其他病害。防病施药要掌握“三看”(看苗、看天、看地)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