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走青浦 听江南|万水千砖双祥村,百花十人好田园 2020-08-05

寻声江南,带您开启一幅江南文化的声音地图。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江南。江南,在你心中是怎样的一种存在?“画舫楼阁,烟波粼粼”、“风帘翠幕,吴侬软语”……浩浩江水,旖旎烟雾,沙鸥共舞,酒旗招展,一景一物在风光流转间,皆是诗情画意。

山果熟,水花香,家家风景有池塘。在青浦区金泽镇,就有这么一座江南小村落,这里的水流蜿蜒曲折,水光山色疏淡雅致,陶醉温柔了一整个天地。

575A2340.JPG

本期节目,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浮在水面上的村庄”――双祥村,一起观水港小桥,赏美丽乡村。

“浮在水面上的村庄”,这是人们对青浦区金泽镇双祥村的初印象。占地只有3.31平方公里的双祥村一半都是水域,真真是水木清华,河上仙境,令人沉醉。

29ac1aee0606d696986385c570a70f3.jpg

明末清初时期,双祥村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弄堂多弯、曲径通幽,长廊小桥,一派江南人家的水乡风光。

575A2334.JPG

双祥村有着挖泥制坯、烧窑的百年传统历史,素有“千砖万瓦村“之说,直到解放后,制坯仍是双祥村的一项生产副业,然而制坯和烧窑致使高田成低田、低田变荡田、良田变瘦田,严重影响了双祥村的农业生产和这片江南水域的防汛抗灾。因此,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双祥村积极响应镇政府号召,从此制坯烧窑业告终。

结束百年制坯历史,既是过往的终点,又是当下的起点。双祥村的水陆资源是得天独厚的一大优势,为了重塑农业生产势头,发挥水乡风貌特点,双祥村迎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走出了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建设之路。

双祥村书记沈应元:

去年美丽乡村建设的时候,我们用旧砖瓦做了很多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省下了很多钱,而且说实在的,节源开流政策思想非常好,老百姓也能认可,我们就是换你的人工了。本来三大整治也要整出来的,那么有些瓦、有些片就是填到马路上,不一定要去花很多新采购石头,就又省了一笔钱。

书记.JPG

自2016年开始,双祥村展开了紧锣密鼓的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区域实际、规划引领,同时还不忘因地制宜、整合项目,在改造村庄、整治河道,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建设环卫设施等项目方面,双祥村已然小有成就。拨开岁月的面纱,水清岸绿的江南村落重现传统风貌,双祥村更是实现了从旧乱破到新洁美的华丽转身。

5f7d1625e8a258c7dec39352cfca2a6.jpg

双祥村书记沈应元:

双祥村从16年申请这个区级美丽乡村以来,我们实际上从前期的工作也好,到后面17年的工作也好,我们就是按照美丽乡村新农办的要求,也是做了石驳岸的修建、无违村的创建,还有人居环境的整治、三清河道的整治。到18年后,我们宅前屋后废弃的瓦片利用起来之后做了我们的三小园,配合我们有农村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

575A2319.JPG

村道宽敞整洁,稻田郁郁葱葱,民房错落有致,彩绘文化墙浓淡适宜,树木苍翠欲滴。走近双祥村,浓郁的江南乡土气息扑面而来,鲜明的人文特色,优美的人居环境——美丽的双祥画卷由此铺展。

小河自远处流淌而来,悄无声息。河畔的景色换了又换,从过去流向未来,如今的都市田园双祥村,曾经也是一派古色古香。《走青浦乡村 听江南之美》继续为您讲述双祥村的人文风情之美。

43168a3b4b1a48fd8f76f226d36a5c4.jpg

在双祥村书记沈应元看来,美丽乡村不仅要看得到,更要摸得着。美丽景观与双祥村的自然条件、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相结合,如此才能相得益彰。

575A2315.JPG

双样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村民常年废弃的砖、瓦、缸、衷等进行回收利用,为村民宅前屋后的“小三园”建设砌砖质围栏1200多米,利用村民竹园就地取材,编制竹篱笆800多米,这样的做法既环保,又独具乡村特色。

575A2311.JPG

一草一木,一宅一桥,都关联着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打造真正美丽宜人的生活环境,离不开人与自然的结合,双祥村的村民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共同参与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来,百姓不仅为乡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更要成为建设后最大的受益者。

f9960f8c96d44c6fcbe18f96e50cdbb.jpg

沈应元:

那么我们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时候,农民政策上面,我还是认为一句话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为你带动的是产业化才能把农民增收,不是说今天给他点钱,让他去买点东西就解决问题,不解决问题的。通过对外的招商合作,引进有特色、有市场、有前景的优势产业,那么我们也采取了外面的公司,加上我们农户,加上合作社的运作模式,落实到村经济合作社与农民的生产中来。这样就是说把村委和上级政府的政策以及技术方面的指导再配上扶持,那么我相信农民的生活跟生产紧密联合之后,就业和产业肯定能升级,也能达到持续性的效果。

为了实现农业生产可行性和持续性的目标,双祥村引进与农民相关的农村合作项目,构建优势互补、协作共赢的互信之桥,尽可能发挥市场资源和优势。村委会心系村民,通过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稳步向前,在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框架下,建立完善技术培训和指导机制,将政府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到户,家家受益。

一方鱼塘一处乐,到了收获的季节,双祥村更是一片“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纵横万亩连”的田园风光。《走青浦乡村 听江南之美》邀您一同在美丽双祥处自然生态、趣农事旅游、融民风民俗。

在传统农村的稻田间,连片的稻穗沉甸甸地低着脑袋,割稻的农民们更是被连日的农作压弯了脊梁。当机械化引入农业领域时,这项新技术不仅缓解了农民的劳作之苦,更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现代化的水稻种植为双祥村的乡村振兴战略开拓了广阔的道路。

双祥村水稻种植代表怀晓华:

像耕地机械化插秧、接收还有运输,现在他们不用愁这一方面的,因为现在我们上海的新农业,就是叫做稻谷不落地的现代化种植方式,只要一个电话什么都可以帮你一条龙解决。

575A2309.JPG

在政府提议种植绿色水稻的倡导下,电商背景加上双祥生态环境的加持,令村里的水稻种植不断提高附加值,增强食品安全,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也是双祥村绿色种植的理念,双祥村源源不断释放的绿色正能量,让上海人民吃的更健康。

怀晓华:

绿色种植的话现在有农药规定的,像我们除草剂不允许使用的,然后每年化肥适当一步一步减少,无公害可能少用,绿色的话可能更要控制的严,可能每年只能使用个20斤,像我们无公害可能可以使用100斤,还要每年种植绿肥,然后还有有机肥料每年也要2~300斤施下去。

君到“双祥”见,人家尽枕河。“浮在水面上”的双祥村,是一座留住千砖万瓦乡愁记忆的江南村落,是一座留住乡景、记住乡愁、不忘乡音、传承乡情的美丽乡村。

36552acd720c5d2ddbde792419e488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