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农业要点】青浦区2020年4月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2020-04-02

4月份,本市天气逐渐回暖,养殖池塘的温度也逐步升高,大多水产养殖经济动物结束漫长的冬季休眠,逐步开始摄食进入生长期。但由于越冬过后体质相对较弱,又加之初春天气不稳定易出现“倒春寒”现象,气温变化频繁,容易使水产养殖经济动物受到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等病害侵袭引发疾病,造成经济损失。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各养殖品种复苏,促生长和提高品质的关键时期,今年又恰逢“新冠”疫情影响,因此,养殖生产中尤其要注重预防和控制鱼类疾病,并做好相关管理工作,确保健康成长,为稳产增产打下良好基础。

病情预测

草鱼、鲫、鳊、鲢、鳙,易发生烂尾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溃疡病、水霉病,以及锚头蚤等病害,重点关注区域为本区各淡水鱼类池塘高密度养殖区域。

草鱼、鲫、鳊鱼、黄颡鱼等淡水鱼在2019年早春暴发疾病,以溃烂为主要症状,发病急,用药难,造成鱼类死亡。2020年早春的养殖生产中要警惕该疾病。

鲤、锦鲤等鲤科鱼类:重点关注鲤春病毒血症和鲤浮肿病,要提高警惕,密切关注鲤、锦鲤主养区域。

河蟹:幼蟹越冬后体质差,易发生脱壳不遂症,固着类纤毛虫等,重点关注本区河蟹主养区域。

龟鳖类:易发生越冬综合征、腮腺炎、穿孔病、腐皮病以及纤毛虫等疾病。重点关注区域为本区甲鱼主养区域。

防治措施

预防淡水鱼类早春暴发严重疾病:由于发病鱼大多体质较弱,甚至带病越冬,所以要强化越冬后的早春管理,及时排出池塘老水,补注新水,单次换水量不宜过大;对水质较瘦的水体要适当施肥肥水,保持水质清活;科学喂养,及早开食,投喂量视吃食情况逐步增加;对有症状发病的鱼类治疗时,要确定病原,谨慎用药;对病毒类病原应减少消毒剂用药,选择刺激性小的产品调水稳水,避免应激反应;对细菌性病原应合理使用消毒剂和内服抗菌药,早春气温低,药效发挥作用慢,水质清瘦,应减少用药量,防止水体倒藻,引发鱼类中毒,加重病情。

预防淡水鱼类水霉病:在拉网分塘捕捞时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避免搬运过程中鱼体受伤。分塘放养过程中,可采用食盐浸浴来预防水霉病的感染。

预防病毒类病:应健全检疫制度,严格对引进亲本和苗种进行检疫,跨省购买苗种要索要检疫合格证,防止病毒异地传播。

预防龟鳖病害:应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饲料新鲜;控制投喂量,防止饲料剩余污染水质;控制养殖密度,起捕分池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应激、损伤而导致病原菌侵入发病;创造良好水环境,及时清淤消毒,防止病原菌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