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要点】梅雨季节,水产养殖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2024-06-20
当前,我区已进入梅雨季节,持续的阴雨天气将给全区水产养殖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此,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要求全区各水产养殖场、水产专业合作社、养殖户们重点做好以下几项有针对性的工作,确保水产养殖安全度梅。
一是要适时降低池塘水位。梅雨期间降雨量普遍较大,池塘水位自然增长幅度很大,而梅雨期间缺少阳光、水温上升乏力,过深的池塘水位容易造成水体清瘦、浑浊,不利于水产养殖动物健康生长,甚至造成塘埂崩塌。要及时降低池塘水位,预留大暴雨时塘埂安全余地。
二是要以防为主,科学抓好病害防治。梅雨季节是我区淡水鱼死亡率最高的“出血病”高发季节,须提前预防。生产上可用“强氯精”等消毒剂全池泼洒,加强水体消毒,降低水体有害细菌密度,预防疾病的发生。另外在饲料中拌入适量的“三黄粉”、“多维”等进行防治。河蟹要注意纤毛虫病等疾病的防治,可用“纤虫尽”等杀灭纤毛虫的药物全池泼洒,并用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全池泼洒,杀菌并改善水质。黄颡鱼等容易滋生车轮虫、斜管虫等寄生虫,特别是在连续阴雨的天气条件下,要定期显微镜检黄颡鱼的鳃丝、粘液,一旦发现有车轮虫、斜管虫等寄生,要及时使用针对性药物杀灭。老口加州鲈要做好诺卡氏菌的预防工作,加州鲈苗要做好指环虫等寄生虫的检查预防工作。
三是要适时补肥补菌。梅雨期间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容易造成池塘倒藻,养殖鱼虾蟹等在池塘底层的搅动更加容易造成池塘浑浊,倒藻浑浊的水体条件容易造成池塘缺氧,要抓住梅雨期间难得的阳光,及时补肥补菌,加速藻类的生长,维持水体较好的肥度,维持水体藻菌平衡。
四是要注意防霉,保持饲料新鲜。如果投喂霉变饲料,易造成养殖水产品出现肠炎等高死亡率的疾病,饲料投喂还要遵循“四定”原则。保持饲料仓库干爽整洁、防治饲料霉变,也可以在饲料里添加大蒜素拮抗霉菌及霉菌毒素,预防肠炎。
五是要防止水体缺氧。遇到阵雨、连续闷热或天气突变的情况,延长增氧机开机时间,并配合使用增氧剂应急。养殖密度较大、水质不稳定的,应增加使用频率。日常可通过加注新水、使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水质调控,确保水体保持适当的溶氧,严防因缺氧发生“泛塘”事故。
六是要加强早晚巡塘,防止逃逸。梅雨季节多雨水,易引起塘堤松散、破损或池塘漫溢,出现鱼虾蟹等逃逸现象,应注意巡塘,防止逃鱼现象发生。
七是要加强水产养殖防灾管理。提前做好养殖池塘的进排水系统、防渗防逃、电力设施以及生产用房的安全检查。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切实做好防洪、排涝等汛期管理工作,确保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