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要点】草莓种植农户请关注:草莓冬季生产管理要点 2020-12-23
日前,据上海气象台预测,今冬气温总体较正常略高,降水略少,但整个冬季冷暖变化幅度较大,会有阶段性低温或阴雨天气过程。其中,前冬(2020年12月)气温接近常年或略高;隆冬(2021年1月)冷空气活动明显转强,气温偏低;后冬(2021年2月)气温偏高。目前正值冬至到来之际,冬至以后到立春是一年中温度最低、光照时间较短的时期,而这个时期恰恰是草莓产量和效益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期管理不好,不仅影响草莓产量,而且直接导致草莓口感和商品性降低,因此生产管理非常关键。现就草莓现阶段生产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一、温度与湿度管理
开花期棚内白天温度23℃~25℃,夜间8℃~10℃;果实膨大期白天温度16℃~22℃,夜间不低于8℃。保持夜间温度是关键,必须要上好内膜,避免发生冻害。调节温湿度可采用揭、盖大棚两头及两侧塑料薄膜的方法进行,如棚内湿度过高,应在棚内温度许可的情况下,中午前后放风降湿,减少病害发生。
二、水分与肥料管理
严格控制浇水,保持田间湿度在50%~60%最为合适。覆内膜后视植株生长和需肥情况结合灌水进行追肥,一般在顶头果果实膨大期和盛收期可进行速效肥的追施,同时也可根外喷施叶面肥。
三、疏花疏果,去除老叶
去除老叶、病叶及疏花疏果在上午进行,阴雨天、早晨有露水、气温低于16℃和傍晚除外,利于伤口愈合,避免病菌感染。品种不同留果方法也不同,一般“章姬”品种第一花序可留6~7个果,“红颜”品种第一花序可留3~4个果。之后的第二、第三花序等可以适当多留果,其余的高级次小花、弱花、畸形果、病果、小果全部疏除。
四、病虫害防治
防治对象主要是灰霉病、白粉病和蚜虫,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由于蜜蜂授粉,如果发生严重病虫害,应将蜂箱挪到棚外再用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腈菌唑、醚菌脂等对蜜蜂危害风险较低。灰霉病可用42.4%唑醚·氟酰胺或8%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喷防,白粉病可用42.8%氟菌·肟菌酯或40%腈菌唑喷防,蚜虫可用10%氟啶虫酰胺或22.4%螺虫乙酯防治,采收要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杜绝农残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