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乡村振兴 青浦先行|丁晓欢——金融男的土地情怀 2019-01-08

“农业现在是最大的金融产品。我收了客户订单的款,把我的地养护好,出来好的产品给他们,也是一种金融产品。”

0108_130745_962.jpg

说这句话的人,是上海优禾谷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80后农场主丁晓欢。四年前,他面对的是K线图、研究的是基金信托金融产品,如今却在青浦和父亲一起种起了大米。很多人不理解,放着体面高薪的金融工作不做,回到农村种田,丁晓欢图什么呢?他却对自己的选择很坚定:“从小生活在农村,包括现在回来,一些老人说,哦,你回来了啊,这个感觉是非常好的。小时候的情怀,转变到我现在做事业上的情怀。”

0108_130745_736.jpg

丁晓欢这份情怀在有了孩子之后,变得更加厚重,他首先关注到的是粮食安全:“大米是天天要吃的,既然我们从事的是这个(东西),总要带给孩子最好的。”

0108_130745_605.jpg

遵循这一原则,2015年,丁晓欢和父亲引进了鳖稻共生工程,水稻甲鱼共生,甲鱼为稻田除虫施肥,稻田为甲鱼提供生活场所,由于不能用农药,他们采用流水淹灌稻田的方式来控制虫草,形成了真正绿色高效的生态种养模式。在这一模式之下,优禾谷旗下的多款产品获得了国内行业评比的大奖,部分产品甚至在朋友圈就销售一空。他说,希望自己的产品传递给消费者的,是“小时候的味道”。

作为乡村振兴的实践者和领头者,丁晓欢的视野并不仅仅在于将自己的大米做好:“做农业不是你好了就好了,还是需要一个联动,就是抱团取暖。”

0108_130758_506.jpg

0108_130759_376.jpg

回想从金融业跳槽到农业的这几年,丁晓欢对自己的状态还是很满意的, 而有了丁晓欢的支撑,作为青浦种田高手的父亲已经放手退居二线:“我现在离不开他了。今后农业要做大做强,一定要年轻人去搞。”


作者:陈敏

编辑审核:沈怡婷  陆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