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乡村振兴路上的的实践者|孙昌荣 —上海泖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上海泖河水产品专业合作社社长 2019-01-18
孙昌荣——上海泖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和上海泖河水产品专业合作社社长,70年代土生土长的青浦人。
▲上海泖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和上海泖河水产品
专业合作社社长孙昌荣 沈怡婷供图
孙社长在创建合作社之前从事过烟草方面的工作、开过网吧,他的父母乃至上一辈都没有涉农的相关经验,可以说是正宗的青浦镇上人,那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城里人”,他为何会选择农业这条道路呢?孙昌荣社长憨厚地笑着说道:“大概是因为我的‘土地情结’吧!我从小就喜欢农田、喜欢钓鱼、喜欢农村,享受在这里的每一个时刻。”
▲金灿灿的稻田 合作社供图
上海泖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4年,是以种植水稻、加工、销售、仓储一体的粮食专业企业,坐落于青浦西片红色革命根据地——练塘,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水净、土净、空气净”的黄浦江上游、淀山湖、太浦河水源保护区,稻米种植面积2000亩。
2013、2014年
“渔珠”牌薄稻米获得“上海市优质稻米
评比活动”中两次获得三等奖
2016年
“渔珠”牌薄稻米在“上海市优质稻米评比活动”中获得银奖
2018年
我们生产的“渔珠”牌薄稻米通过了绿色
食品认证获得第七届青浦薄稻米
品鉴会银奖
俗话说“好水好土好稻米”,正因为练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经孙社长精心培育的水稻优良品种,才成就了现在的“渔珠”牌薄稻米,叶香、米香、饭香是“渔珠”牌薄稻米的三个特征,吃上一口,那满嘴的幸福感简直不言而喻。
▲“渔珠”牌薄稻米 合作社供图
在如今的年代,销售的方式早就不拘于上门购买,随着交通越来越方便、互联网越来越普遍、物流越来越发达,足不出户的购物模式早就成为了现在的消费新模式。
在网上不经意的浏览间,孙社长看到在日本和台湾投入使用了“鲜米机”,这是一种很好的销售方式,并且国内目前为止也还没有推出类似的新型销售模式,他特意去日本考察了“鲜米机”,考察完回国,马不停蹄地投入了两个“鲜米机”示范点,放在青浦崧文菜场,大米售卖5元/斤,销售情况很不错,鲜米机内放置的是稻谷,按照顾客不同的需求来进行4种不同模式的研磨,让顾客能享受到现买现磨的新鲜大米,接下来孙社长将投入122台“鲜米机”到市场,会放置在便利店、小区门口、菜场等地方,让老百姓走到家门口就能买到最新鲜、品质优良的大米。
上海泖河水产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9月,拥有渔珠场养殖基地、西白荡水产养殖基地、史家圩养殖基地、联农养殖基地、蒸淀养殖场等5个标准化养殖基地,养殖面积共计2215亩,常年养殖优质甲鱼、河蟹、南美白对虾、青虾及四大家鱼,合作社生产的“渔珠”牌大闸蟹已经连续获得1-6届“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金奖。
2009年
被市农委评为示范合作社
2014年
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
被评为上海市农业标准化养殖基地
2017年
被评为上海市重合同守信用单位
“为什么我还会创立上海泖河水产品专业合作社呢?那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钓鱼,每到有空暇的时间,我准会拿起我的鱼竿跑去练塘亲戚家的鱼塘去钓鱼,后来在亲戚的建议下承包了一个鱼塘,一开始纯属是抱着玩玩的心态,想不到收益不错,于是后来就越做越大,最终成立了泖河水产品专业合作社。”孙社长说道。
▲▼干净整洁的鱼塘 合作社供图
小编了解到,在鱼塘养殖中养殖尾水排放问题是令养鱼人非常头疼的,孙社长也表示:“确实,鱼塘养殖中鱼类粪便如何处理确实是个问题,如果水产的污染不解决,养殖的水质不能得到保障,那么水产产业未来的发展岌岌可危。因此最近,我在尝试一种‘内循环’的养殖模式,50亩的鱼塘建立一个水槽,外塘就放水,水槽内进行类似工厂化的高密度养殖,水槽前端添加推水设备,通过水的推力把鱼的粪便都排出去,而排出去的鱼粪经过引流最终排放到水稻田内,作为天然的有机肥,这样一来一方面有效减少肥料的施用,另一方面对稻米的生长也是很有好处的。”
时代在不断的更新,而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在我们乡村振兴的路上少不了这样善于尝试、勇于创新的实践者——孙昌荣!
作者:沈怡婷
编辑审核:沈怡婷 陆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