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路上的实践者|小草莓成就大事业——记上海鹤连蔬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二飞 2020-11-10
上海鹤连蔬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二飞 安徽籍,新上海人,早在20年前来到白鹤红旗村,种植草莓起步早,种植经验比较丰富,共承包了95亩土地,先后从国内外引进优良品种6个,经过品种更新换代的研究,组建了优质苗繁苗基地,自主育苗红颜品种,种苗经过脱毒产量能提高一倍以上,并具有种植经验丰富的老农从事技术指导。该社草莓苗圃繁育基地实行分片管理,可使种植农户草莓苗成活率高,花芽分化早,开花期提前,果实结果期提早。
鹤连蔬果合作社成立之初,为了帮助那些有致富意向的农户,合作社克服了种种困难,有些入社社员老百姓没有钱,就帮忙借钱或者去银行贷款把大棚建起来。再就是种植技术方面,从各地请专家讲解草莓种植技术,三年来,合作社共吸引全村30多户村民加入,村民吴永林在合作社成立之初,就毫不犹豫地带着自己的2个大棚加入了合作社,如今尝到甜头的他,十分感谢合作社的帮助:“反正是比以前打工强多了,一年能挣不少吧!合作社很为我们老百姓着想,不仅帮着销售,还根据种植需要给我们讲课、培训。”
合作社的成立、技术的提升,为村民打开了更正规、高端的草莓销售渠道,也形成了鹤连特色品牌。产品供应给星巴克、鲜活、叶青商贸、统一集团、桃园山水贸易公司等企业,近两年,草莓的产量、品质和销量逐年提高,老百姓也真正得到了实惠。
合作社通过上海种植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记录下日常农事操作和田间档案全过程,实现农产品从种植到餐桌全过程管理机制,生产管理和质量安全可追溯能力有效提升。
另外,陈二飞选择在兰州市临夏太子山脚下雪山,又尝试500亩种植夏季草莓,因那边气温适宜,夏季也可种植草莓,依靠项目扶持建设设施大棚,采用立架栽培、水培栽培模式种植,带动更多农户一起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今年在安徽也尝试试种。白鹤草莓协会的自主育苗示范基地200亩,他也参与了35亩,集中示范育苗展示。
截至目前,全村拥有草莓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5家。未来,在红旗村,像鹤连蔬果这样面积较大、生产技术突出的合作社,从分散经营到抱团取暖,有了蓬勃发展时机的合作社,更加坚定了广大农户的种植热情和致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