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高质量审计项目是如何打造的——青浦区审计局1个项目获全国优秀审计项目三等奖 2023-03-30

近年来,青浦审计在市审计局和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政治引领,聚焦中央及市、区重大决策部署,持续加大监督力度,严把审计质量,全力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日前,在国家审计署2022年度全国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评选中,区审计局实施的1个审计项目荣获了三等奖。

1.jpg

如何在众多高质量审计项目中脱颖而出?这源于青浦审计多年来对审计质量这一生命线的全过程把控和全链条机制。

一、立起计划“风向标”,把好项目“准入关”

常态化调研征集选题。每年四季度通过向社会公开征集以及听取区人大、相关职能部门、特约审计员、内审机构的意见建议,围绕本区重点、热点工作,专项调研项目“选题”。定期更新维护两“库”。定期更新、核对确认“行政事业单位轮审信息库”和“领导干部任职信息库”,保证审计计划安排有“据”可依。“两上两下”确定审计计划。根据局职能科室提供的参考依据和业务科室提出的计划建议,领导班子2次召开专题会研究讨论确定最终方案。

二、架起研究“助推器”,找准难点“破解法”

方案引领、凸出重点。组织开展各省、市审计工作报告学习讨论会,筛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审计思路、方式方法和关注重点。与此同时,结合当年度被审计单位实际,进一步梳理确定审计重点和方向,综合纳入审计工作方案。分析根源、直击要害。借助审计实施方案讨论会、过程汇报会、项目审议会等平台,集合众智分析研判,找准问题切入点,促进重要事项查深查透、问题定性更加精准。方法灵活、事半功倍。运用SQL、GIS、爬虫等技术,综合分析财政财务、业务数据与行业监管数据,同时,借助区大数据中心提供的法人库、人口库、死亡注销等数据,高效锁定审计疑点。

三、举起制度“指挥棒”,管控质量“风险点”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分级质量控制责任制、审计现场管理办法、重大审计事项请示报告等业务制度30余项,明确各方人员职责。创新审理模式。根据项目进度,前置审理流程,提前对已完成的事项进行现场审理,突出对审计工作底稿记录是否完整、问题定性依据是否充分的审核,促进提升审计质量和规范化水平。加强监督指导。有针对性地提出年度检查重点,主要领导赴每个审计项目现场至少一次,分管领导全过程指导参与,严格把控审计进度、质量和纪律执行。规范中介管理。制定中介机构考核办法,从制度上加强对中介人员管理和监督,采用将中介人员编入审计组的模式开展工作,把牢中介人员参与审计工作方向和重点。此外,召开参评审计项目“内部评审会”,以模拟汇报演示的模式收集审计干部们的改进建议,不断打磨高质量审计项目。

四、细划整改“责任田”,锤炼审计“产品力”

落实整改责任。坚持统一标准,细化整改跟踪台账,对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区委审计办、经济责任审计联席办发送审计整改告知函,实行“不结不销”闭环管理模式。促进建章立制。坚持审计监督与服务发展有效结合,在查出问题的同时,帮助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完善制度机制、堵塞管理漏洞,推动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增强监督合力。建立审计监督与党内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等贯通协同机制,与本区9家职能部门签订框架协议,建立会商、联动、通报和数据共享机制。统筹推动多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区人大常委会相关委室赴被审计单位调研审计整改工作,区政府2次召开整改工作推进会,多次深入被审计单位召开审计整改专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