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审计局2014年审计信息化推进工作方案
QC1201000-2014-002
主动公开
青审字(2014)4号
青浦区审计局
2014.02.21
为进一步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提高审计机关现代化、科学化管理水平,根据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及上海市审计局关于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2014年审计信息化推进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统一领导、统筹规划,紧紧围绕全局工作中心,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进一步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以全面提高审计质量为核心,以提升审计信息化应用水平为目标,以审计人才队伍建设为动力,积极探索数字化审计技术和方法,创新审计信息化工作理念,推动审计现代化和审计信息化的融合,全面提高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监督能力。
二、总体目标
――进一步扩大联网审计范围,全面完成本级财政、街镇财政、行政事业单位、区属企业等数据接口建立,确保联网审计数据按时采集,不断完善联网审计工作机制,提升联网审计实效,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运用查询分析、多维分析、数据挖掘等多种技术方法,结合绩效审计评价指标调研课题,构建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发现趋势、异常和错误,把握总体、突出重点,实现审计目标。
――逐步建立和完善部门业务数据库,共享多部门的业务数据,开展关联性数据分析,探索数据式审计方法。
――进一步探索开展信息系统审计,提高对信息系统审计的认识,逐步掌握信息系统审计方法。
——不断加大计算机审计培训力度,提高审计人员计算机审计水平,努力培养计算机审计骨干人才。
三、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发挥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作用,不断完善审计信息化工作机制,为进一步推进审计信息化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进一步明确工作小组主要职责:
(一)负责《信息化推进工作方案》各项任务的推进工作,落实各项任务分工,促进各项任务按时完成;
(二)负责审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与相关单位的协调工作;
(三)负责对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数据采集、转换、分析等计算机技术支持;
(四)负责重点推进的计算机审计项目难点问题技术攻关;
(五)组织和协调技术力量开展计算机审计技术交流和培训;
(六)负责对所有开展计算机审计项目情况的考核工作;
(七)负责保障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行;
(八)完成与计算机审计相关的其他事项。
四、主要工作任务
(一)完善联网审计
1、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全面完成数据接口建立工作。加强与财政、区属企业等相关单位及软件公司的沟通协调,及时解决接口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确保完成本级财政、街镇财政财务收支数据接口、行政预算单位联网核查接口升级和区属企业电子财务数据库建设等工作,进一步扩大联网审计范围,保障联网核查工作的有效开展。
2、确定数据采集模式。根据接口类型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数据采集模式。一是本级财政、街镇财政财务收支系统和行政事业单位联网核查数据接口采用直连财政部门数据库备份服务器的方式,每周定期采集数据,保障数据采集的及时性和完整性。二是区属公司电子财务数据采取首次上门采集数据并给与技术指导,系统运转后由区属企业按季定期通过政务网传输报送我局入库集中管理。
3、建立数据分析模版,进一步完善预警指标体系。结合绩效审计评价指标调研课题,聘请计算机审计专业机构,建设一套适合我区审计工作的联网审计方法,不断提升联网审计成效。
4、明确职责分工。建立数据分析模版工作由计算机工作小组总负责,各责任科室分工负责:本级财政联网审计由财政审计科牵头,街镇财政联网审计由经济责任审计科牵头,区属企业联网审计由经贸审计科牵头,行政事业单位联网审计由绩效审计科牵头(行政事业单位联网核查工作按原有分工开展)。各责任科室应当提供有效的审计思路和经验,由计算机工作小组负责协调各相关科室和软件公司,将审计思路和经验转化为计算机语言,制作数据分析模版。各科室应当明确一名联网审计工作人员,在数据分析模版建立后,按照职责分工,定期开展日常联网核查。
(二)建立数据共享库
1、逐步建立和完善部门业务数据库。将项目开展过程中采集到的所有电子业务数据导入统一电子数据库,按照不同的行业类别进行“集中式”分类管理,实现数据共享,便于审计人员直接从数据库中查询和调用相关的电子数据。
2、探索数据关联性分析。根据电子数据共享库内已经采集到的业务数据情况,研究分析数据间的关联性,明确数据分析目标,确定数据分析范围,制定数据分析计划,将获取的数据运用起来,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
3、加强数据分析成果运用。通过计算机审计技术方法进行数据关联性分析,将分析所得的数据情况,形成相关数据分析报告或供审计项目参考使用。
(三)探索开展结合型信息系统审计
1、进一步提高对信息系统审计的认识。加强学习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知识,逐步掌握信息系统审计方法,借鉴优秀的信息系统审计案例,总结每一个信息系统审计项目经验,从实际项目出发,更好地提升对信息系统审计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转变信息系统审计理念。
2、选择恰当的信息系统审计方式。根据项目计划调研时掌握到的情况,安排有条件的项目开展结合型信息系统审计,要以倒推型为起点,结合型为过渡,逐步推进信息系统审计的开展。
(四)计算机审计能力建设
(1)每季度或不定期组织学习交流活动,重点解决项目开展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组织数据采集、转换、分析、编写SQL语句、编写AO应用实例、撰写计算机审计方法等学习,充分发挥计算机审计工作小组的带头作用。
(2)积极选派人员参加审计署、市审计局组织的计算机审计中级、AO认证、审计方法体系等培训,提高计算机审计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审计一线人员AO认证考试和计算机审计中级通过率。
(3)结合工作实际,组织计算机审计骨干外出走访兄弟单位,学习借鉴计算机审计相关经验,加强工作调研,不断提升计算机审计技术能力。
五、工作要求
1、强化工作职责。各科室及全体审计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加强自我学习,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责任心,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2、保障经费投入。加大对审计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把信息化建设资金、运行维护经费和计算机培训经费纳入年度经费预算,确保信息化建设任务的正常开展。
3、加大考核力度。进一步完善计算机审计工作考核制度,改进考核方式,突出考核重点,发挥考核的积极作用,及时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推动我局审计信息化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