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青春逆行 战“疫”有我 ——审彩青年抗疫纪实 2022-04-18

一场来势汹汹的战“疫”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在这场战“疫”中,青浦区审计局13名青年组成审彩战“疫”志愿队,他们在“疫”情的风雨中用坚守和奉献与时间赛跑,筑起守“沪”社区的抗疫防线,以实际行动诠释青浦审计青年的使命和担当。

微信图片_20220419094252.png

闻令而动 以速度战疫情

疫情发生后,审彩青年即刻响应,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电话报道等方式,青年们纷纷请战,主动联系社区居委会,加入各自所在小区志愿者队伍,或赶赴隔离酒店进行志愿服务。在做好自身防护后,积极参加核酸检测扫码、信息登记、秩序维护等工作,积极投身抗疫志愿服务。他们就像这个时节绽放的迎春花,用自己的努力迎接终会抵达的平安与繁华。

以心抵心 用真情战疫情

戴上口罩与面罩,穿上或蓝或白的“战袍”,化身“小蓝”“大白”,全副武装,准备战斗。他们在楼道里不厌其烦地敲开每一户居民的大门,督促居民下楼做核酸,努力做到不漏一人;他们在社区中来回穿梭,将物资配送至每一家,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他们在核酸检测点不断叮嘱,提醒每一位居民保持距离,做好防护,保证核酸检测的秩序井然。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阻击疫情,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无畏。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疫情防控的战斗号角已经吹响,审彩青年们也将继续用青春编织抗疫防线,守护这座城市。

审彩青年战“疫”行动

闵睫(内部审计科四级主任科员 95后)

坐标:盈浦街道漕盈居委会

最近,喊楼核酸、发放抗原或物资、变成了我日复一日的工作,有时早晨六点有时晚上七八点,有时是“大白”有时是“小蓝”,有时晴也有时雨。现在我已成为核酸喊楼“熟练工”,能把每家每户能对上号,每次核对人员都能顺畅不少。

疫情不退我不退,这是一项临时却也是有着使命感的任务。做核酸的医护来的最早走得最晚还有上门任务,信息采集的小伙伴手上的工作一直不停歇,指挥引导的志愿者们声嘶力竭…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完成每一次核酸检测,没有人在抱怨,只有不停地行动。

冰冷的疫情下,也还有着各种温暖的瞬间:排队时大家主动让老人和上网课学生先测,主动报名要加入志愿者的居民,每一句谢谢和辛苦了,都在鼓励着我,让我每一天的抗疫工作都更加有意义。点点萤火,汇成人间星河,冲破黑暗,再现前路光明。

袁怡晨(财政审计科四级主任科员 95后)

坐标:盈浦街道淀山浦居委会

一场疫情打破了大家平静的生活。在这场考验面前,我作为一名团干部,一名审计干部,第一时间向居委会报到。在4月1日,我所在的小区全面封闭以后,我就地转为小区志愿者。在封闭期间的每一天,我穿上“大白”或是“小蓝”,往来于小区楼栋之间,穿梭在居民身旁。一户户的按门铃,一个个核对姓名,一次次的提醒安全距离,一家家分发政府礼包,为了核酸应检尽检的准确性,为了保证居民的健康,为了维持居民正常生活需求,我们志愿者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守着。

在我所在的小区,我也同样认识了许多和我一样的青年志愿者们,我们肩并肩,和居委与物业的工作人员一起,为所有小区居民撑起一片天空。如今,我们已经静止半月有余,希望也就在眼前,我们都相信,我们必能相约,再遇美丽热闹平安的上海。

柏晶(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科科员 95后)

坐标:夏阳街道佳乐苑居委会

疾风劲草见忠诚,推动落实勇担当。这场对抗新冠病毒的战役是公共安全防护意识的一次提升,是街道社区工作的一次扎根,是自身理想信念的一次大考。

从不会穿脱防护服到帮助提醒周边志愿者做好手卫生,提示防护规范,拉紧口罩,拉低面罩,规范戴好双层手套,我们面对弹簧一样反复的病毒只能以强硬的防护规则压低它们的势头。

从低头默默熟悉和学习扫码,到运用多种手段加快扫码进度,比如定点在车棚阴影下扫码,提醒居民将身份证摊放手心,还有联合喊楼组让队伍保持整齐有序不间断,每晚回到家先复盘昨日的效率情况,再与居委、扫码组负责人、喊楼组老师和搭档进行相应沟通与调整,保证工作进程顺畅无阻。

从初次报到至封闭近半个月,我深知这是一场考验自身耐力、体力、心力的持久战,但只要未见黎明,黑暗的时光已然悄悄变短,我们定要珍惜光阴,不舍昼夜,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非常时期秉承非常之信念,坚信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叶秋瑜(资源环境审计科副科长 85后)

坐标:夏阳街道南菁园社区居委会

上海正在经历疫情防控的严峻考验,在这个紧要关头,在组织的号召下,我第一时间报名了志愿者。在居委会的安排下,我成为了社区维稳安全组的成员,主要工作是调解纠纷、疏导居民情绪、组织官方渠道团购保障居民生活必需等。在与居民沟通的过程中,让我明白要做好社区工作,一定要急居民所急,想居民所想。为了解决居民的迫切需求,以及减少居民自发团购所带来的病毒传播的风险,在居委会的支持下,我们从源头上着手,积极联系官方发布的保供单位,并定期组织奶蛋肉菜米等生活必需品的团购。此项工作也得到了居民的认可。通过这次的志愿者工作增强了我的责任意识,提升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也让我更加热爱所在的社区,更加敬佩那些默默奉献在的防疫一线的工作者。当下的生活来之不易,很多人为我们负重前行。众志成城,同心守沪,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疫情的“倒春寒”。

陆汪蛟(经济责任审计科副科长 85后)

坐标:夏阳街道青平居委会

4月1日,我所在小区开始封控管理,由于提前在居委会“双报道”,即刻就被分配楼道志愿者任务。封控开始后,我主要工作包括建立楼栋微信群,“上通下达”居委会的各项通知,负责引到本幢楼居民的核酸采样,发放抗原物品,派送生活必需品以及统计各类数据等。看似简单规律的楼道志愿者工作也时有状况发生:楼下邻居没米没油了,我便将家中米油分享一些;隔壁邻居高血压药吃完了,我赶紧联系居委会外出配药。针对邻居们家中物资匮乏的情况,我积极寻求团购渠道,保障基本生活物资充裕。

虽然一直住在同一幢楼,但过去和邻居们见到最多也就是点头之交,通过这次的志愿活动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每天楼栋微信群里大家互帮互助,出现最多频率的一个词就是“谢谢”。目前疫情形式仍不乐观,但这些时日我也充分感受到了邻居们赋予的信任和支持,虽千万人,吾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