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释法】青浦区练塘城管:党建引领物业治理集中攻坚案例(五): 小区门卫室“飞线充电”?安全隐患不可忽视! 2025-09-28
案例背景:
为规范辖区住宅小区环境秩序,消除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隐患,综合行政执法队积极响应区城管局部署安排,在辖区内开展住宅小区环境秩序城管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排查私拉电线为电动自行车及其蓄电池充电等违规行为。
案件经过:
执法队员在对富民小区进行日常检查时,巡查至该青浦区练塘镇XX小区XX区域,发现一名物业工作人员存在违规行为——从门卫室窗口私自拖接电线,为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该行为违反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相关规定,执法队员当即上前对该物业工作人员进行制止,并开展安全教育,明确告知其私拉电线充电可能引发火灾等安全风险。
依据《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综合行政执法队对该物业工作人员私拉电线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的违规行为,依法作出处罚并后续对该区域进行专题宣传普法,确保后续严格遵守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规定。
法律法规:
《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电动自行车及其蓄电池充电时应当确保安全,不得违反用电安全要求私拉电线和插座为电动自行车及其蓄电池充电。
《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私拉电线和插座为电动自行车及其蓄电池充电的,由城管执法部门责令改正,可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案例意义:
筑牢基层安全线,守护居民“最后一米”
住宅小区是居民生活的核心,私拉电线看似“小事”,实则暗藏火灾、触电等重大安全隐患。本次执法不仅及时制止单个违规行为,更以“小案件”撬动“大安全”,切实守护民生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以执法促责任,推动治理主体共发力
物业作为住宅小区环境秩序与安全管理的直接责任方,其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折射出部分物业单位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内部监管缺失等问题。本次处罚即是对个人的处罚,更是敲响物业企业责任的警钟,推动物业对员工安全培训与日常巡查。
聚焦专项执法,提升住宅小区精细化管理
在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激增、充电隐患凸显的当下,本次专项执法精准聚焦住宅小区这一场景,以“日常巡查+精准查处+教育引导”的模式形成执法工作闭环。为辖区住宅小区环境秩序维护及消防安全保障奠定了基础,也为后续专项执法行动的推进提供了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