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多措并举破解少数民族无证设摊顽症 2016-12-30

 

一、  案例背景

华新镇位于上海市青浦区东北部,毗邻大虹桥商务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导致外来人口严重倒挂,在册来沪人员占华新实有人口总数的80.95%。其中个别回族、维族等少数民族商贩在镇区内经营清真拉面店、设摊贩卖坚果、烧烤、水果等。

相较于华新镇区,凤溪社区道路等各项设施修建早,路面较为狭窄。凤中路为凤溪社区两条主要商业街之一,沿街商户众多,人流量大,无序设摊情况严重。同时由于早期规划审批问题,超市入口设置在路面上,大量到超市购物的居民将电动车停放在入口处,造成道路严重堵塞。凤中路为2015年重点整治道路之一,2015年年底中队对该道路开展过多次大规模集中整治后,街面情况得到显著改善。

维族少数民族无证设摊问题始于2016年4月初。8名维族青年男性在凤溪社区凤中路88号敏影网吧门口设摊售卖烧烤食品,数次无视城管中队教育劝导,拒不整改,甚至倚仗少数民族身份故意寻衅滋事,在执法时辱骂威胁队员、破坏执法车辆、围困执法场所,对其他商贩形成不良影响,严重破坏凤溪社区建立不久的规范、有序、整洁的经营秩序,对凤溪社区市容管理工作推进形成巨大阻碍。4月份至今,中队开展大规模专项整治两次,不定期小规模整治数次,同时,在日常管理中密切关注动向,一旦发现其违法行为,立即加以教育劝导、严格查处管控、加强沟通协调,努力破解少数民族无序设摊这一难题。

二、案例内容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016年是华新镇“一镇两城”、“一园两区”、“一域三线”三大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一年,经济社会综合大发展对两个集镇区的市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涉及民族稳定团结,少数民族违法案件查处一直是市容管理中的难点。如何在对违法行为实施严厉打击的同时维系民族感情是其中的关键。为妥善把握案件查处整治工作,中队多次与华新镇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沟通协调,获取支持、配合,先后召开领导班子、班组长、全体队员会议,统一工作思路,做好全面动员,坚持对违法行为严惩不怠,切实维护城市管理执法权威的同时换位思考,了解少数民族摊贩的需求及难处,努力探索“市容”和“生存”双赢的实现方法。

(二)全面排查,掌握信息

为全面掌握上述维族设摊人员基本信息及动向,保障整治查处切实取得预期效果,一方面由地面组、机组组队员在日常管理中密切关注其动向,一旦发现其无证设摊经营,立即进行教育劝导,并开具相关文书要求整改。另一方面联系派出所、人口办、民族办等部门调取买合木提.艾孜木等6余名维族摊贩的人员、租住地址等相关信息,为后期整治工作提供保障。

(三)严厉打击,重塑秩序

依据前期排查信息,中队全面考量,制定专项整治方案。于4月份、6月份先后两次开展大规模集中整治,严厉打击维族少数民族无序设摊违法行为。

2016年4月14日晚,中队联合食药监、社保大队对维族少数民族无证设摊开展集中整治。整治前,分配专门人员固守出摊地点,保证综合整治组第一时间开展行动;整治期间由执法车对凤中路两个路口实施暂时性封闭,保障暂扣物品车辆顺利离开;城管执法队员依法对当事人经营工具、物品实施暂扣,开具文书,做好取证工作;城管辅助队员隔离当事人,疏导围观群众,为整治提供保障。当事人踢翻烤架,阻挠执法,但在城管、社保大队等联合执法力量的有力威慑下,整治工作最终得以顺利完成。在后期日常管理中,凤溪地面组持续重点关注其动向,维族少数民族无证设摊行为有所收敛,整治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此后,维族少数民族摊贩数次在城管执法过程中阻扰城管车辆行驶、辱骂恐吓执法队员,妨碍城管队员正常执法办公。就在5月14日的正常执法中,新疆人阻扰城管车辆驶离,在城管报警后,占领并破坏车辆,向发动机内加水,拆卸车窗一扇。此后在至中队接受处理时,将泥土撒至受理室的传真打印一体机、立式打印机中,造成两台机器无法使用。少数新疆摊贩公然暴力破坏执法设施、执法车辆,其气焰之嚣张令人震惊。华新中队毫不畏惧,继续加大对其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不断打压违法行为人嚣张气焰,维护法律权威。

6月初,随着气温的不断上升,夜排档、烧烤等夏季常发违法行为有所增加。华新城管中队凤溪地面组在巡查中再次发现4名维族摊贩于19:00左右公然在凤中路宰杀活羊烧烤售卖,对道路环境、经营秩序、食品安全均造成严重影响。队员多次进行教育劝导并开具文书要求整改,上述摊贩态度蛮横,拒不整改。6月28日晚20时,中队再次开展专项整治。按照既定方案,依序实施封锁路段、告知违法、暂扣物品、疏导人群等程序,各部门队员协同配合,迅速有效控制现场,依法暂扣手推车、冰柜、遮阳伞等物品若干。在后期案件查处工作中,中队充分行使自由裁量权,在法律允许范围内采取顶格处理方式提高其违法成本,打击其违法行为。

(四)沟通协商,标本兼治

维族摊贩由于语言障碍、受教育程度不高、不愿意支付店面租赁费用、市场摊位费等主客观因素导致从事无证设摊维持生计。为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无序设摊顽症,华新城管中队与维族摊贩积极对话,提出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在临近疏导点寻找合适摊位安置维族摊贩;二是在保障摊点周边环境卫生的前提下,在指定地点、时间内贩卖。目前,双方仍在沟通协商中,已达成初步共识。

三、绩效评价

维族少数民族摊贩在接受多次查处后公然在主要商业街道宰杀活羊烧烤售卖,是对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有意挑衅,也是对华新中队“公平执法、公正执法”的挑战。若继续纵容部分屡教不改的少数民族摊贩市容违法行为,会使得前期整治成果荡然无存,社会管理工作完全无法展开,也严重损害了城管执法部门的权威性。

通过对该少数民族无序设摊 “钉子户”的严厉打击,充分显示出中队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勇气,对其他各类违法行为人起到威慑作用,进一步营造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不留余地的管理氛围,为全面提升镇区市容环境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创新启示

无序设摊、夜排档等流动摊点由于存在旺盛的市场需求,该类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时有“回潮”。少数民族摊贩查处问题,仅凭城管执法部门末端托底是十分困难的,需要当地政府、工商部门、市场监督管理所、人口办等政府、部门在食品安全、人口减量化、房屋租赁等多方面进行前期管控,直接且有效挤压少数民族摊贩违法贩卖空间。同时,在集中整治过程中,需要食药监、公安等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在各自法律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形成合力,对违法行为形成有力打击。

在该类市容问题的解决上,一昧地“堵”,成效有限,需要政府、部门在“堵”的同时,更注重“疏”。但是疏导点场所的开辟、使用、管理都需要以一部分经济效益为代价,因此需要政府部门以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待市容管理工作带来的长期经济、社会综合效益。只有科学规划、疏堵结合、多方协同才能实现无序设摊的“釜底抽薪”。

维族少数民族无证设摊一直以来都是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其深层因素以及违法当事人抱团抗法等特性具有显著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我们期望通过对该市容难点的积极探索,可以为跨门经营、占道堆物等其他顽症痼疾的攻克提供一定的借鉴,不断创新符合实际执法工作需求的新方法,有效应对城市管理各项任务。

 

华新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