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中队“牛皮癣”治理工作经验交流 2014-09-28
街头随意可见的小广告,就像城市牛皮癣,东一块、西一块,对城市环境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影响了市容环境,还隐藏着犯罪。为了有效地清除这些城市牛皮癣,白鹤城管中队坚持巡查和清除,把清除“小五乱”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在长期努力的过程中,也摸索出一些经验,供大家探讨与思考。
一、非法小广告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从直观上看,小广告的分布是杂乱无章的,其涉及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似乎真的像人身上的牛皮癣一样,东一块西一块,毫无规律可言。其实不然,依笔者看来,小广告有着极其明显的规律和特征。
首先是直接性。小广告的发布方式采取的是涂写、张贴、悬挂等方式,且宣传的内容简洁、明了。其发布方式的直接性决定了这种宣传手段尽管原始,却是最有效的宣传方式。
其次是廉价性。非法小广告虽制作低廉,但宣传回报却十分巨大。举个例子,非法小广告发布者李某以每张0.05元的成本制作“办证”小广告4000张,又以每天每人10元雇佣了6人为其张贴小广告。其制作假证件工具成本2000元,每个假“XX大学”本科学历证书收费6000元,假设王某一年内制作3个这样的假学历,就可将其全部的成本投入收回,并可成功获利14000元,回报率竟高达350%。
再次是非法性。从事办假证、假发票、非法行医甚至色情服务的经营主体,其主体资质从根本上和国家的法律相抵触的,非法的主体,是不可能也不敢采取合法的渠道进行宣传的。试问会有人到报社要求刊登“刻章、办证”广告吗?
因此,非法小广告的存在一定是长期和反复的,其治理也就必须是持之以恒的。
二、白鹤城管中队治理小广告的主要做法和对策
(一)多措并举,坚持清除非法小广告。
1、镇区内执法人员路段包干清除。中队要求城管执法队员和市容协管人员包干各自路段上的“小五乱”清除和取证工作,并落实了相关的考核制度。执法人员只要在自己巡查的路段上发现“小五乱”就立即拍照取证,徒手能清除的立即清除,无法清除的就回中队取工具后再清除,中队领导则不定期的进行督察,发现一处未及时清除的,则扣除相应的分数。
2、多发地定人、定岗、定时清除。一些老街周围的墙壁上主要以乱涂写为主,中队专门派驻两名老同志进行每日定点的清除。且对不同颜色墙壁上的乱涂写采取不同的涂料覆盖,比如白色涂料覆盖白色墙壁,灰色涂料覆盖灰色墙壁。
3、雨后集中整治清除。针对比较难以清除干净的乱张贴,中队利用雨后张贴物易于清除的特点,把一些无法及时清除干净的乱张贴残余物集中清除。
(二)联系社区,合理引导合法主体小广告的宣传。
具有合法主体的小广告,其存在在客观上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例如一些小企业的招工,因其经济实力的限制,无法采取当前合法的宣传渠道进行宣传,而只能通过小广告这种成本低廉、效果又好的方式进行宣传。针对这类小广告的治理,中队没有简单的采取罚款、责令清除或停机等手段,而是联系了一些社区,允许小广告张贴在社区门口指定的广告墙或广告板上,由社区充当联系的纽带,这样既方便了群众,又为具备合法主体的经营者提供了简捷合法的宣传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