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重固一位上访“钉子户”写信反映:有些人一直把他装在心里面...... 2020-06-19  来源:青浦融媒体重固镇分中心

0619_091231_998.jpg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过程中,重固镇党委政府和广大基层干部坚持依法规范、健全机制、源头治理,用心用情做好信访工作,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环境。

近日,重固镇政府收到了一封来自重固镇中新村村民对政府、信访干部和基层党组织的感谢信!而谁曾想到,这位村民曾经是一位上访“钉子户”。

 

0619_091242_700.jpg

 

他在感谢信中这样深情地写道:我忘不了无数次风雨交加中,镇信访办张德忠主任和中新村书记朱晓燕来到我家里,推心置腹地跟我谈心,并最终帮助我解决了实际困难,我要再一次感谢重固的各级父母官。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0619_091253_361.jpg

 

据中新村党总支书记朱晓燕回忆:之前,中新村“三高沿线”下面的村民房屋散、旧、破等问题突出,而随着重固镇在谋求发展中不断推进与百姓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民生实事工程,“三高沿线”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方案的落地,解决了困扰了多年的村民房屋居住问题。

 

4.jpg

 

写感谢信的这位村民就是上述原因,终于得到了很好的集中安置,而让他从内心真正服气的是重固的干部,从上到下始终耐心地对接他这位上访户,把他装在心里面。

如今,每每遇到一些不由分说要上访的群众,他便以身说法,当起了调解员:“你们先向村民组长汇报嘛,不要急。过去我也一有想不通的事就想跑镇里、跑区里要个公道,但现在想明白了,争取合理要求,可以一级一级好好反映嘛,共产党干部还是真心为民办事的。”

 

0619_091315_417.jpg

 

过去的上访“钉子户”,已经转型为“调解员”,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这位村民在与镇村各级干部多次“要公道”中,是基层党员干部们不厌其烦的“苦口婆心”、为民解忧的“赤诚之心”,最终融化了他内心的“坚冰”。

 

上访“钉子户”转型的背后

是重固广大基层干部

敢于走进群众、走上一线、走进矛盾

推动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疑难复杂信访案件

 

0619_091328_952.jpg

 

我们把视线转到重固镇信访办,这里就有一位敢担当、敢作为的信访干部,他叫张德忠。

前不久,他刚荣获“2018-2019年度上海市信访系统先进个人”。

 

0619_091342_333.jpg

 

近年来,有着30多年司法、办公室、信访等多个条线工作经验的张德忠直面重固在双轮驱动发展中“农村征地、企业转型改制”等信访焦点问题接踵而来的实际情况,和同事们一起冒着酷暑,顶着严寒回访上访群众,为他们的利益四处奔走。

 

0619_091353_985.jpg

 

农民工讨薪、三峡移民的生活诉求、企业工伤事故的赔偿上访.....很多疑难杂症都曾在他风风火火的奔波协调中,在固守一份以民为本的“偏执”中得到妥善解决。

 

0619_091411_132.jpg

 

同时,他潜心研究,勇于创新,积极联络各村居、相关职能部门将各类信访问题分类梳理,形成书面材料进行专题研究,先后修订和完善了12项信访制度,推出“信访快报专报”,全面实施“周周消、日日清”,并因势利导,推行信访代理制模式,构建了“群众张嘴、我们跑腿”的工作格局,得到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全镇156个村民小组,都留下了张德忠调解的身影。如今,张德忠依旧忙碌在信访一线,尽管还有8个月就要面临退休,但张德忠始终没有松懈下来。他在学“四史”学习后,有感而发,在微信“朋友圈”这样表达自己的心声:

 

0619_091424_606.jpg

 

面对我们的采访,张德忠始终要求不要报道,拗不过我们的执着,他深有感触地说:“老百姓的信访,都不可能是无缘无故的,对于如何做好信访工作,我和同事们捧出了“五颗心”,那就是:为民服务的初心,换位思考的同理心,高度负责的责任心,长期作战的恒心和解决难题的决心。

 

0619_091436_630.jpg

 

我们的采访再次回到中新村。

 

0619_091453_352.jpg

 

中新村党总支书记朱晓燕对信访工作有着自己的理解:“信访工作就是扭住牛鼻子,抓在关键处。我们中新村主要从筑牢群防群治、强化源头治理上做好老百姓的信访和诉求工作。”

 

首先,夯实信访工作党总支责任。

 

0619_091505_205.jpg

 

村党总支上联镇党委政府,下联基层群众,村班子成员每人结对联系若干党员和村民小组,围绕“传好话、看好人、管好地”的要求,强化结对责任,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并与镇信访办、征补办等部门联动处理各类群众诉求。

 

0619_091517_919.jpg

 

中新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陆磊在基层工作15年了,他说:“村民不管什么时候来电话或来村里找我们,我们都会耐心地接待他们,问清原委后,再联合其他条线干部,直接到现场去帮助解决困难。”

 

0619_091545_321.jpg

 

眼下正是梅雨季节,正巧碰到下大雨,农民菜地里排不出水,道路上积水。刚接到电话,陆磊和村工作人员就第一时间前往现场,耐心做疏导,及时拿出措施。村民说:你们干部把我们放在心里,我们也从内心理解你们。

 

其次,发挥村民组长“神经末梢”作用。

 

村民组长是串起村委会和村民的神经末梢,也是了解村情、记录民意、传递民声、解决困难的不可或缺的“硬核”力量。

中新村总共13个村民小组,一方面,村里严格执行《重固镇村(居)民小组(长、户)五星考评管理工作》制度,村民组长有“掌握村民舆情、及时上报各类村民诉求”的责任和义务。

另一方面,组建了14个微信“邻里会”。

 

0619_091558_895.jpg

 

通过“邻里会”的互动,时刻关注村民生活生产状况和思想动态,通过村民组长、村干部实地走访排摸,详细了解村内矛盾源头和诉求点。

比如,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纳管项目时,其中有一处选址在村民的自留地里,安装管道会给村民出行造成不便,通过“邻里会”微信群,村里及时掌握情况,村条线干部及时到现场与村民协调,解决了出行问题。

 

0619_091612_966.jpg

 

而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疫情防控等工作中,村里也通过“村规民约”、“村民组长五星考评”、“四责管理、三色挂牌”出租房管理制度等从源头上掌握动态信息,把各类群众矛盾和不安定因素解决在萌芽中。

 

0619_091628_891.jpg

 

0619_091639_128.jpg

 

信访工作的首义,在于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在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必须放下架子,打掉官气,主动上门,把信访工作做到基层,把党的关怀和政府的济助送进普通群众的家庭。

——摘自《习近平在福建:百姓安危冷暖不离心头》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