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徐姚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亮”村民新生活 2020-11-05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举措,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战略之举。

 

1105_095802_340.jpg

 

重固镇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契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有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有效覆盖。

在重固,一场场鲜活生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已然融入百姓生活;一处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串珠成链,人气渐浓。

 

1105_095815_957.jpg

 

1105_095827_646.jpg

 

1105_095839_290.jpg

 

近日,徐姚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迎来了很多村民和志愿者,他们在干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现在国家提倡不浪费餐食,我们绝对拥护,就拿我家来说,现在每天买菜我都和子女互相沟通好,少买点,今日菜今日光,想吃明天再买。”徐姚村村民冯根娣说道。

 

1105_095857_561.jpg

 

原来村民们聚在这里正在开展一堂主题为“禁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的文明实践大讲堂。

大家你一言,我一句,文明的新风就从这里吹起来。

 

建阵地,聚民心

 

1105_095910_227.jpg

 

徐姚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位于徐姚村东木桥,是将原废弃农资仓库和部分空地改建的村公所,升级成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1105_095922_354.jpg

 

1105_095934_666.jpg

 

周边还有村民活动广场、家训长廊、百姓戏台、法治长廊及停车场,内设重固有声图书馆、新时代文明实践讲堂、村史陈列室、广播室等。

 

1105_095949_902.jpg

 

该站简约大气的空间经常会吸引村民三五成群聚集而来,自娱自乐唱唱戏曲,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活动;或是宣传政策法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村民规范文明行为,倡导文明新风。

村民们说:“这是他们幸福生活开始的新基地。”

 

1105_100009_982.jpg

 

抓队伍,扬风尚

 

1105_100021_966.jpg

 

为实现“一个中心,一个主题,多种使用”的目标 ,徐姚村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盘活各类资源,对原来的“说理堂、志愿者服务站、妇女之家”等阵地进行了整合,调整为“日常接待室、志愿者服务点、妇女之家、微广播室、新时代文明实践讲堂”等。同时串联起周边赵松涛工作室、环保小屋、党群服务点、睦邻点等有效载体,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大平台。

 

1105_100033_853.jpg

 

并且,建立以志愿者为主体力量、志愿服务为基本方式的有效运行机制。目前组建了同心党员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义务劳动、环境整治、党课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

 

1105_100044_634.jpg

 

组建了“福5”青年志愿者联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农耕文化体验等志愿活动;组建了巾帼志愿者队伍,开展编织、端午包粽子、元宵煮汤圆、维权法治课堂等志愿服务活动,此外,还有生态志愿者团队、巡河志愿者等团队。

 

设项目,广宣传

 

1105_100056_465.jpg

 

该站设有“四史”宣讲项目,为群众讲政策、讲理论、讲故事;“城市文明志愿专项行动”项目,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结对活动,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乱停放、遛狗不牵绳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公勺公筷 、健康你我”等宣传推广项目,倡导大家转变观念,养成分餐、分食、不浪费餐食的好习惯等。

 

15.jpg

 

在“福泉之声”微广播、村级微信公众号《遇见徐姚》开设文明实践专栏,及时推送文明实践动态信息、文明实践公益广告等。依托村内“家训长廊、百姓戏台、法治长廊”等载体积极开展宣传,在村民活动广场、停车场、村史陈列室等区域增加相关宣传内容,增强群众文明实践意识,提高文明素养。

 

重文化,显成效

 

1105_100120_292.jpg

 

徐姚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注重文化引领,让文明浸润乡村。站内设有“阿基米德”读书墙,以声音为媒介,以二维码形式呈现,轻松扫一扫,即可通过手机收听“四史”、文学诗词、安全知识等读物,打破以往传统“读本”方式,感受有声红色文化。

 

1105_100131_568.jpg

 

今年来,先后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之“迎新春·送春联”活动、“村民共创乡村振兴,百姓乐享美好家园”文艺汇演活动、“乡村振兴  学史践悟 冲刺创全 助力进博”文化三下乡活动,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载体,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通基层文化“最后一公里”。

 

1105_100142_913.jpg

 

以接地气的文化,身边的典型人物,让文明实践成效更显著。通过深入挖掘、选树和宣传群众身边“好家庭、好媳妇、好妯娌”典型,积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身边的典型感召人。《道德公约》、《村民规范》采用“三字经”“顺口溜”的形式,让公约规范变得通俗易懂、乐诵易记,从而形成良好的自我文明规范。

 

1105_100214_248.jpg

 

1105_100224_79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