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固中新村变得这么美,怎么做到的? 2020-12-15 来源:青浦区融媒体重固镇分中心
近年来,重固镇党委政府以本镇北部区域的5个村“五村联动”为抓手,着力推进乡村振兴,优化各村资源配置,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一村一品,差异化定位,着力打造一批田园风光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本村,让秀美乡村既有“颜值”又有“气质。
在晴空万里,蓝天白云的初冬里,我们走进重固镇中新村,带大家去看看在创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中,这个村有哪些喜人的变化,是怎么做到的?
重固镇中新村位于重固镇东北角,区域面积2.3平方公里,由13个村民小组、39个自然村落组成。全村现有耕地2603.532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795.44亩,公益林及生态廊道面积704.06亩。共有大小河道23条段。
按照镇党委政府乡村振兴“五村联动”发展要求,中新村对标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标准,以“花海果林、优创农粮”为目标定位,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打造农林水联动发展的成片高标准良田种植示范区。
金灿灿的晚稻压弯了腰,大片大片地等待着收割,干净的乡村道路两旁整齐的排列着树木,中新村慢慢披上了初冬的色彩。
走在新建的步道上,在河道两旁,灌木丛生,倒影清晰地映衬在河面上,心情顿时也爽朗起来,一路前行,还有用篱笆围建起来的小菜园。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让村民享受新生活
近年来,中新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满足农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求。
到2019年底,中新村全面完成村庄改造项目,共改造农户441户,对农户宅间弄堂硬化面积4000平方米。
还开展入户道路整修3000平方米。
规范私家车停放,设置公共停车点18处,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村域范围内设有青纪线和重固1路2条公交线路。
完成秀横路、中淮路、中董路“白改黑”建设,建立村级道路管养队伍,加强日常保洁保绿保养,维护村级道路整洁干净面貌。
实施农村公路明亮工程,为村级道路安装了340余盏太阳能路灯,方便村民夜间出行。
改建改造升级赵重公路秀横路口马庄泾村民小组的公共厕所,达到了农村“三星”级公厕标准。
坚持绿色发展,提升环境治理水平
中新村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着力塑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近年来,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全村清退23条河岸线,完成水系沟通10条段,修复岸坡30905平方米。
村庄绿化移步换景。新建和改建绿化面积为7200平方米,打造河岸绿化景观步行道,铺设路缘石,补种提升绿化面积1198平方米。
中新村还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15座,全村441户农户生活污水全部实现纳管处理,辖区内设有2处垃圾收集点、1处大型垃圾分流点、1处环保小屋。
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由村集中收集后统一进行处置,回收率达到98.9%,全面完成畜禽养殖劝退工作。
擦亮村容村貌底色,提升人居环境颜值
中新村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坚持抓早、抓长、抓常,按照日常清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营造了“干净整洁、环境优美、人居和谐、规范治理”的良好环境。村民积极参与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建设,设置竹园围栏和菜园子篱笆7000米,农宅院落整洁、干净。
提升乡村风貌。在村庄主入口、主干道、绿地等处,建设一批富有中式建筑风格的门头、牌坊、招牌、导向牌等,增加了村庄导视标识的文化气息,增添了乡情乡韵。
推进农村供电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三线”整理,电线杆移位15处,净化天际线,让天空更加整洁。试点集中居住。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