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固农忙“三部曲” 2021-06-10
“哒哒哒哒哒哒.......”伴随着水稻机械化插秧的旋律,重固农田里一片“欢快歌曲”。重固镇夏种工作已经开始,镇农业部门一边重视疫情防控常态化,一边早谋划、早准备,在确保水稻种植面积的同时,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助农民增收为目标,全面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积极发展本地特色品牌的绿色农业。各村以“抢”字当头,以高效、安全、有序地开展工作,为“菜篮子”、“米袋子”稳产保供打下扎实基础。以“冬养、春耕、夏种”这“三部曲”来看一看精致小镇的农忙时节。
冬种绿肥养地
一株株鲜绿的蚕豆在田中迎风招展,它们的果实颗颗饱满,它们像是让土地穿上了碧绿的衣裳。早在去年水稻秋收之后,重固镇的农民们就在秋冬闲置土地上撒上绿肥种子提升地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绿肥综合利用率,极大限度地发挥绿肥作物生产的整体效益,重固镇绿肥种子一般以蚕豆、红花草和油菜花为主。蚕豆等绿肥具有很好的固氮能力,能增加土地有机物含量,这些有机物容易被植物吸收,绿肥在经过一定生长期之后,将其嫩茎、绿叶、根茎用拖拉机耕翻到土壤里,经微生物的作用腐解后,能起到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的作用。据了解,种植绿肥后,减少了化肥使用量,土壤有机质大大提升,每亩农作物增产5%-8%,大面积的绿肥种植对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起积极作用。
春耕流水线育秧
在上海中莲稻米专业合作社一台近3米长的育秧机边上,堆放着不少育秧基质、育秧盘和提前泡好的种子,种子已经发芽,等待着装入育秧基质内生根发芽。在机械精准快速的运作下,育秧机相继完成了填土、撒种、浇水、覆土、出秧盘等工序。一个个育秧盘放上了传输带,工作人员在机器上紧锣密鼓地完成递送育秧盘、加育秧基质、加谷种、搬运育秧盘等步骤,很快一排排经过流水线操作的育秧盘便垒了起来。播种结束后,用黑色薄膜覆盖于垒起来的育秧盘之上,让其暗化出苗,放置三天左右时间,让谷种的芽鞘出土。白色的芽鞘破土后,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将他们搬移至秧田内,一盒盒秧盘被整整齐齐地摆放在秧田内,之后用白色薄膜将育秧盘包裹起来出苗。
夏种机械化促功效
原来农忙时节农民撩起裤管,弯腰、挥汗、插秧的景象不见了,在农田边看到的是插秧机械化作业。两个人一前一后的坐在插秧机上来回往来于松软的田间,一人开机,一人递秧,插秧机通过直行、定穴、定苗等方式,让水稻秧苗快速地移栽进泥土里。重固镇从5月底开始进行水稻种植工作,到6月底前完成种植,机械化种植率达到98%以上。通过近几年机械化种植水稻,机械化种植亩增产幅度在8%-12%之间。重固镇今年水稻种植面积达11022.22亩,绿色认证达6700亩,水稻种植品种有松早香1号、花优14、申优26、秀水121、南粳4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