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5年青浦区产品质量 监督抽查计划》的通知

主动公开

青市监产〔2025〕11号

青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02.24

 

各市场监管所、执法大队、有关单位: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国办发〔2024〕54号)的要求,为进一步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减少对经营主体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按照市局总体部署,结合青浦实际,组织制定了《2025年青浦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2月24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5年青浦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

 

为充分发挥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职能作用,提高区域产品质量水平,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质量安全社会共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暂行办法》《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产品质量条例》《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上海市重点产品质量监控目录》等法律、法规、文件等规定,结合我区产业结构、区域实际和当前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重要工业品、食品相关产品和日用消费品为重点,以影响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等为重点监测项目,加强风险信息采集研判,提高监督抽查的不合格检出率和执法检查的问题发现率,做到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提升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针对性和靶向性,切实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二、抽查重点

监督抽查分为生产领域监督抽查和流通领域监督抽查。生产领域抽检重点为中、小、微型企业。流通领域抽检重点为质量安全风险较大的、广大群众反映质量问题严重的产品,关系到公共安全、人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产品,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以及消费者等投诉举报问题比较集中的产品。

二、抽查类别

2025年计划抽查产品18大类。具体工作任务安排如下:

序号

产品类别

实施时间

1

纺织品

第1季度

2

电线电缆产品

第1季度

3

儿童服装及家纺

第1季度

4

化肥

第1季度

5

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

第2季度

6

净水设备

第2季度

7

水泵

第2季度

8

塑料制品与食品相关产品

第2季度

9

儿童玩具、学习用品

第3季度

10

燃气器具及配件

第3季度

11

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

第3季度

12

眼镜

第3季度

13

环保类产品(新污染类产品)

第3季度

14

电动自行车及配件产品

第3季度

15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

第4季度

16

成品油、车用尿素产品和与成品油性质相近的化工品

第4季度

17

环保类产品(噪声类产品)

第4季度

18

消防产品

第4季度

抽查产品种类、实施时间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和专项整治工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等进行动态调整。抽检时,被抽样生产者、销售者能够证明同一产品(同一生产者按照同一标准生产的同一商标、同一规格型号的产品)在六个月内经国抽、市抽的,不得重复抽样。

三、工作安排

(一)抽查形式

监督抽查的形式以专项监督抽查为主。

(二)抽查时间

2025年度抽检工作自即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全年按季度部署监督抽查工作任务。对节令性产品实施抽查时,最大限度迎合消费者主流消费季节,倒排工作节点。

(三)承检机构

按照政府采购工作要求,择优选择合适的承检机构。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相关科室、所、执法大队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本年度监督抽查工作,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确保按时完成监督抽查工作计划。同时加强与承检机构的沟通,寻求技术支持,做好监督抽查准备工作。

(二)严格后处理。各市场监管所要坚持多措并举,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抽查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者、销售者,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限期整改;对移交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依法进行查处,形成监管、处罚、整改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闭环管理。对前期整改的问题,要适时开展跟踪回访,严防问题整改后反弹回溯。

(三)开展技术帮扶。要充分发挥承检机构技术优势,为被抽查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要对被抽查企业的不合格项逐条分析不合格的发生原因,提出整改方案建议。

(四)及时公开抽检信息。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在政府网站公开监督抽查结果,特别是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产品信息,让消费者能及时获取有关信息,形成人人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对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违法行为形成震慑作用,稳步提升我区产品整体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