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青浦分局关于印发2009年工作计划的通知
QC8216000-2009-004
主动公开
无
食药监青浦分局
2009.03.12
今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和区两会精神,大力弘扬2008年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监管理念,坚持公众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紧密结合青浦区实际,应对热点、抓住重点、解决难点,针对薄弱环节,勇于改革,大胆创新,不断增强监管工作的科学性、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扎实推进世博会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准备工作,全面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控制能力,全力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
紧紧围绕“两个确保”(确保不发生重大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确保不发生重大药品安全事件)这项中心任务,今年我们要全力以赴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迎世博为契机全面提升监管水平,构筑食品安全防线
积极发挥区镇两级食品安全联席会议作用,进一步提高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的能力。
全面推进餐饮业量化分级监管。要在大中型餐饮单位全面实施量化分级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向其他餐饮单位推广实施,以充分发挥有限监管资源的效能。
深化食品安全示范街创建工作。在全区建立6条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食品安全示范街,使其成为服务经济发展、促进文明城区建设和满足公众需求的安全消费场所。
加强高风险集体供餐单位监管。以提高和规范管理水平为重点,将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建筑工地食堂以及盒饭、桶饭作为食物中毒高风险领域,会同教育、建交委、工会等有关部门,积极落实防范食物中毒关键措施。
进一步规范食品市场经营秩序。要对食品批发、经营单位建立和落实质量自检、电子台帐、验货索票以及过期食品销毁、登记等制度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存在问题的企业督促其整改。对抽检不合格食品要加大追踪、下架、召回、通报和处罚力度。
强化肉类食品综合监管。重点是完善“生猪产品可追溯监控系统”,规范以违禁药物自检和运销户管理为重点的企业自身管理。
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以城乡结合部的小加工企业、食品小作坊为重点,通过明察暗访、产品抽检和举报线索摸排等方式,全面梳理排查,追溯非法添加物源头,依法严厉查处。打击取缔非法食品添加物加工销售黑窝点,切断非法食品添加物的供应渠道。
以食品卫生许可证换证为抓手整体提高食品卫生水平。全面梳理消费环节食品单位基本数据库,开展食品从业人员规范化培训,进一步提高企业硬件设施和管理水平。2009年下半年将进入食品卫生许可证延续高峰,对条件差、安全管理薄弱的企业,必须责令其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到期不予以换证或延期换证,做到“大换证、大整治、大提高”。
全力保障重点时节和重大活动食品安全。在各重大节日期间,对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食品、节令食品,组织开展集中检查;对旅游景区、农家乐、大众饮食街、小吃广场等重点区域的公众餐饮进行专项整治,保障游客饮食安全。制定现场保障工作技术指南,建立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确保重大活动食品安全。
二、以质量安全为核心,严格药品和医疗器械全过程监管
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环节常态监督检查。加强辖区药品(一般风险企业)、药械、药包材生产企业的监管,整合产品及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稽查、抽验、不良反应等信息。配合市局对高风险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加大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检查力度,重点根据市局编制《重点高风险医疗器械专项检查指南》,用以规范企业行为,提高行政检查的针对性、有效性。按照分局监管职责,根据产品风险高低,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加强对高危品种的原辅料质量抽验,切实排除药害隐患。通过不断完善企业负责人约谈制度、企业报告制度等,进一步强化企业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
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经营流通环节监督检查。结合GSP重新认证,做好药品经营许可证集中换证,加强对药品经营企业监管,督促企业守法守规,建立诚信体系。围绕2010年“世博会”以及公众24小时购药需求,鼓励连锁企业发展电子药柜业态。配合农村卫生服务改革,进一步加强农村用药安全监管。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
加强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继续推进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的实施,强化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责任,加强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继续深入社区和居民家庭,开展安全用药宣传和“清理家庭小药箱”活动,指导市民安全合理用药。
加大药品、医疗器械常态稽查力度。端正药品稽查目的,明确行政目标,做到查办一起案件,规范一类行为。围绕提高药品、医疗器械安全控制力,进一步创新案件查办措施,提高办案效率。针对市场热点、焦点,定期排摸隐患,确定各阶段性稽查重点;针对相对突出的、共性的问题,不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和整治行动。继续对违法网络药品经营、违法广告和地下“窝点”进行打击,快速取缔街头违法收售药品摊点。打击“消字”、“妆字”号产品仿冒药品行为。
三、以维护消费者根本利益为主旨,大力整顿保健食品和化妆品市场秩序
严格行政许可。要按照科学、严格、公开、高效的保健食品、化妆品审评审批机制,严把保健食品、化妆品市场准入关。
加强质量监督。在生产环节,大力推进保健食品GMP和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管理,探索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制度,完善飞行检查机制,对违法添加药物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强化监督抽检。制定科学的抽检方案,加大对使用单位的抽检力度,及时发现和控制问题产品。规范市场秩序。开展对保健食品、化妆品市场的专项整治,及时严厉查处市民投诉举报的问题。
加强宣传和公示。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知识宣传,及时将监管信息向社会公布,提高公众自我保护能力。依法惩治夸大产品功效等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四、以及时发现问题产品为目标,加强食品药品抽检工作
提高抽检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覆盖面。要合理安排食品药品评价抽检、监督抽检、专项抽检、快速抽检和委托抽检的比例和结构,按照风险高低确定抽检的频次,提高抽检的覆盖率和检验检测效率。切实把抽检作为发现问题产品,客观、科学评估食品药品安全现状的有效手段。
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检验的技术能力和水平。食品药品检验所要在不断提高食品药品检验质量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对食品药品质量与安全的相关性研究,着力提高对投诉举报和突发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应急检验能力,充分发挥在实施风险源排查、风险评估和高风险干预方面的作用,为日常监管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配合市食品药品安全评价中心建设工作。按照市局要求设立食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全面开展食品污染物监测、食品药品抽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风险评估,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评价,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发出安全警示,提前消除安全隐患。
提高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按照市局工作要求,不断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查控机制,规范应急查控措施,组织预案培训及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做到一有情况,能够快速、准确、全面查控问题产品,有力、有效控制事态发展。
五、以提高公众和行政相对人的认知水平为根本,深入开展宣传培训工作
打造立体宣传网络,着力提高公众食品药品安全意识。结合青浦实际,不断创新形式、拓宽渠道、丰富内容、挖掘载体,开展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工厂”系列宣传活动。
完善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提高行政相对人的质量责任意识。充分发挥我区食品培训学校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责任人和质量管理人员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不断强化企业“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道德观念,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氛围。主动向媒体提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及时、科学、准确地传递政府部门的声音,形成客观、公正、透明的舆论环境。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提高市民对监管工作的支持度和认可度,增强消费信心。
二○○九年三月十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