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浦区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 会议第11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无
主动公开
无
无
2024.05.30
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您在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111号代表书面意见“关于打造赋能型郊区老人养老新模式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聆听郊区农村老人所需,关其“心”
一直以来,区民政局始终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把养老服务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充分结合郊区养老特色,逐步完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提供多元化养老服务。为进一步加强对乡村社区老年人的关心关怀,解决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和困难,一是在各村居培养养老顾问,主动为有需求的老年人寻找养老服务提供便利、指导和支撑,切实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所面临的问题。二是建立“睦邻点”老年活动平台,为周边老年群体互助讨论、分享交流、娱乐生活提供固定场所,形成邻居老人小组日常活动,表达内心想法、丰富业余生活,目前已建成925家睦邻点,实现村居全覆盖。
二、关于助力郊区农村老人所爱,赋其“乐”
近年来,区民政局持续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构建完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暨每个街镇建立“1个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若干个社区托养设施+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服务体系,截止目前,结合老年人口密度和分布情况,全区已建成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和分中心23家,提供社区生活照料、康养康乐、休闲娱乐、智慧体验、人文关怀等一体化的服务。同时,通过开展公益项目,在各街镇村居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上门活动,持续开展健康类、手工类、食品制作类、节日文化类、智能手机应用类等特色鲜明、喜闻乐见的老年公益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助力老年兴趣爱好探索。
三、关于搭建郊区农村老人社交平台,展其“才”
青浦区已建成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和分中心23家,老年助餐场所28家,睦邻点925家,为全区广大老年群体交流互动提供了丰富的交友平台,同时配套了一系列多彩活动,让老年人展示才华、收获幸福。比如在沈巷综合为老服务分中心戏曲大舞台,在保持工作日活动天天有的基础上,形成由当地戏曲爱好者自发组成的戏曲表演团队,有序组织开展节目表演并成为常态化。为进一步发挥老年人余热,上善银辉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离退休人员的经验优势、专业优势,组织开展了一系有特色有创意有实效的志愿服务活动,利用自身优势和特殊才能继续为社会做贡献,为青浦区社会事业发展增添一份动能。
四、关于关注郊区农村老人所长,尽其“能”
农村老年人口众多,拥有一定的农业相关知识、手工能力等,对于已经退休后愿意从事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口,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还给予就业创业政策的支持;同时在全区范围内实施“老伙伴”计划项目,为低龄老年人参与养老服务搭建平台,有1200名左右70岁以下的低龄老年人为高龄独居老年人提供日常关爱服务;针对农村老年人种植产能过剩,在金泽镇莲湖村试点开展慈善超市“一收一送”项目,回收村民一定数量的新鲜蔬菜,打包配送给周围高龄独居老人和低保家庭,并回报一定的物质补贴,让老年人在参与公益的同时能有所收获。
五、关于尊重郊区农村老人所愿,归其“真”
在“敬老月”期间,联合开展“善行•暖心——上善先锋•爱老有我”重阳圆梦微心愿活动,通过前期在各街镇开展心愿征集,号召全体党员同志认领,持续深化“党员先锋行动”,并可持续推广,助力困难老人“心愿达成”。
六、关于守护郊区农村老人所安,护其“全”
一是开展为老服务“一键通”服务项目,整合“医、食、住、行、康、养、护、询”等服务资源,面向青浦区户籍80周岁及以上社区养老的独居老人、纯老家庭及其他有需求的老年人(如重残、失能)提供免费设备安装,可一键联系呼叫中心,由呼叫中心对接相应服务资源,进行一键呼叫、一键打车、一键挂号、一键助餐等多个服务。同时进行主动呼叫,一周两次,开展人文关怀。二是青浦区户籍年满60周岁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老年人,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年满80周岁且本人月收入低于上年度城镇企业月平均养老金的老年人;经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具有二级及以上照护等级的老年人;经街镇审核认定的无子女的老年人以及独居或者纯老家庭的老年人可通过申请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增强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性,让老年人居家养老更安全、更舒适、更有品质。
七、关于完善郊区农村老人保障,保其“权”
通过福利彩票公益金项目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老年普法宣传、防诈骗宣讲等,帮助老年人守住“钱袋子”,提高法律保护意识和维权能力,切实保障老年人应有的权益。在青浦区欧洲街打造区级首家综合为老服务站——幸福里,集合“为老服务一键通”实事项目、康复辅助器具体验和租赁中心、适老化改造展示、养老服务政策咨询等为民办实事项目的综合性、一站式服务平台,旨在适应老年人全生命周期服务需求,不断增强老年群体幸福感和满意度,让老年人进一次门解决多件事。
八、关于倡导郊区农村老人积极心态,导其“情”
2012年以来,区民政局在全区范围实施“老伙伴”计划项目,已有10余年时间,由低龄老年志愿者为高龄独居老年人提供日常关爱服务,通过招募50周岁以上、74周岁以下,身体健康、乐于奉献的志愿者,与75周岁以上高龄独居老人结成“伙伴”,每周两次进行电话慰问、上门探访,开展聊天、陪伴、情绪疏导、健康知识宣传等关爱服务。目前志愿者1200人,服务对象达到6000人,切实提高高龄独居老人晚年生活质量。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郊区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不断提升服务品质、拓展服务项目,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一是随着老龄办再次回归区民政局,将充分利用重阳节、敬老月等契机,开展各类喜闻乐见的老年活动。充分挖掘一批有才有能的老年代表,挖掘一批老年人最爱的公益活动,优秀的老年志愿者等,进行表彰鼓励。
二是持续推进适老化改造和康复辅具租赁服务,进一步扩大宣传推广,为有需要的老年人上门指导,改善老年人康复辅助环境,提高居家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三是赋能化支持,加强“老伙伴计划”志愿者团队培训,为老人提供赋能化支持,增加提供陪伴、聊天、读书等服务,帮助老人缓解孤独感和焦虑情绪。同时扩大朋友圈,引入更多社会力量为老年人提供形式各异的服务,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