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青浦区社区惠民食堂建设的提案答复
无
主动公开
无
无
2025.05.15
办理结果:解决采纳
林琪委员:
您提出的“优化青浦区社区惠民食堂建设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社区惠民食堂与社区长者食堂的区别
提案中提及的“社区惠民食堂”不等同于“社区长者食堂”。社区长者食堂是集膳食加工配制、外送及集中用餐等功能为一体的老年助餐服务场所,日供餐能力应在150客以上。社区长者食堂一般由政府举办,综合考虑辖区老年人口规模、就餐需求、服务半径等因素合理布局,社区长者食堂可单独设置,也可与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同址设置。社区长者食堂的服务对象主要为老年人,可适当兼顾其他人群。社区惠民食堂可以为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餐饮商户,没有特定的建设主体和经营主体,更强调市场化与社会化运营,服务人群更为广泛。
两者核心区别在于建设主体及服务人群:长者食堂更聚焦老年群体的精准服务与福利保障,而惠民食堂则面向全社区,通过市场化手段兼顾公益与可持续运营。
按照《关于推进本市老年助餐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相关要求,“各区人民政府和各街道乡镇负责辖区内老年助餐服务资源统筹、组织实施等工作,强化场所建设、运营管理、日常监督等。民政部门牵头做好本市老年助餐服务的政策制定、统筹协调、布点要求、标准规范和服务监管等工作。财政部门落实老年助餐服务的各类奖补资金,加强资金监管。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加强老年助餐服务的食品安全、经营监管等。”二、青浦区老年助餐场所建设情况
(一)关于科学规划布局,扩大覆盖范围的问题
社区长者食堂一般由政府举办,综合考虑辖区老年人口规模、就餐需求、服务半径等因素合理布局,社区长者食堂可单独设置,也可与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同址设置。其中,中心城区和郊区城镇化地区一般1000米半径内设置1处,实现15分钟生活圈全覆盖;农村地区可若干行政村(居)设置1处,实现助餐服务功能全覆盖。截止2024年底,我区已建设完成35家社区长者食堂及56个助餐点。2025年,我区计划新增社区长者食堂8家,其中朱家角镇东大门社区长者食堂、徐泾老集镇社区长者食堂、华新镇杨家庄社区长者食堂已于一季度顺利对外运营。
(二)关于强化资金保障与成本控制的问题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推动本区老年助餐服务高质量发展。我区对老年助餐场所落实建设补贴以及运营补贴。
按照《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本市“十四五”期间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落实一次性建设补贴,即市级福利彩票公益金按照供餐能力分档补贴:社区长者食堂供餐能力在每天800客及以上的,一次性补贴50万元;500(含)~799客的,一次性补贴30万元;150(含)~499客的,一次性补贴10万元。老年助餐点,一次性补贴1万元。各区按照不低于1∶1配比,其中,市级补贴资金不超过实际投资额的50%。
按照《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对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场所实行分档补助,“社区长者食堂按日均供餐量50客以上5万元/年/家、100客以上10万元/年/家给予补助,其中对白鹤、朱家角、练塘、金泽等4个镇按日均供餐量50客以上6万元/年/家、100客以上12万元/年/家给予补助。老年人助餐点(长者餐桌)按日均供餐量每10客0.8万元/年/家给予补助,每个点位每年补助上限为8万元,其中对白鹤、朱家角、练塘、金泽4个镇按日均供餐量每10客1万元/年/家给予补助,每个点位每年补助上限为10万元。”
落实社区长者食堂税费优惠政策和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费执行居民生活类价格。社会力量举办的社区长者食堂、长者餐桌以及认定为社区长者食堂的养老机构食堂可享受运营补贴。
(三)关于提升菜品与服务品质问题
区民政局一贯注重社区长者食堂运营过程中的服务质量。一方面,定期协同主管部门开展综合监管。例如配合消防部门开展火灾安全检查,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食品安全检查等。另一方面,聚焦社区长者食堂的“适老性”,在就餐环境、设施设备、菜品管理、人员服务等方面委托专业机构每年开展服务质量监测。在近两年市民政局开展的全市社区长者食堂服务质量日常监测工作,我区食堂总体处于“良好”水平,其中,2024年实地监测和群众满意度测评均高于90分的社区长者食堂有5家。
三、下一步打算
未来我们将近一步丰富供给,织密设施网络,聚焦老年人就餐需求,坚持保障基本、适度普惠、品质提升,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实惠、安全可靠、营养健康的助餐服务。一是依托民心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不断完善本区为老助餐设施供给。二是建设区级智慧助餐平台,支持各街镇依托互联网平台规范助餐配送服务,增加服务供给。三是鼓励和支持各街镇充分调动辖区资源,整合社会力量参与。四是探索进一步向社区开放,服务更广泛人群,实现资源整合与功能升级。
主办单位:上海市青浦区民政局
2025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