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关于2011年积极开展市级“社区建设示范(模范)单位”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

主动公开

青民〔2011〕8号

青浦区民政局

2011.02.28

青民〔2011〕8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近年来,我区贯彻落实《上海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活动的通知》(沪民基发【2002】14号)文件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模范)单位创建活动,各镇、街道和居委会立足实际、大胆实践、勇于创新、逐步推进,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深化全区社区建设示范(模范)单位创建活动,推进我区社区建设再上新台阶,根据《2011年区政府工作任务分解表的通知》(青府办发【2011】15号)关于积极开展“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的精神和要求,现就2011年我区关于开展市级“社区建设示范(模范)单位”创建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关注民生、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推进民主为方向,以培育社会、共治共享为基础,以创新机制、理顺体制为关键,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巩固城市和农村社区建设创建成果,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工作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居民群众是社区建设的主要力量,要把服务居民、方便居民、造福居民是推进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社区居民的共同利益为导向,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活需求,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

  (二)结合实际、注重实效。开展创建活动要紧密结合各街镇、社区的实际,研究和制订切实可行的创建活动方案和规划,提出具体措施。把着力点放在抓创建的过程上,要因地制宜、勇于实践、广辟途径、求真务实,切实加强和改进社区建设。

  (三)相互配合、全面推进。社区创建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各部门、各单位要围绕创建标准共同努力,按照职能要求突出各自工作重点,强化上下之间、横向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形成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整体联动、全面推进的格局。

  三、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创建活动,2011年拟有5个街镇创建成为“上海市社区建设示范(模范)单位”;部分居委会创建分别创建成为“上海市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居委会”,“上海市社区建设模范居委会”,“上海市社区建设示范居委会”。以后将按实际情况逐年确定创建市级“社区建设示范(模范)单位”的具体指标。

  四、创建标准

  (一)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建立以居民区(村)党支部(党总支)和居(村)委会为主,物业管理机构、业主委员会及有关社区单位参与的社区建设及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社区建设的工作合力,定期研究社区建设,制定社区建设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二)社区党建成效显著。居民区(村)党支部(党总支)健全,党小组对居(村)民小组覆盖率100%,党员联系户覆盖率100%。社区楼组党建活动开展扎实有效,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的居(村)民满意率达80%以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落实,党建覆盖率100%。以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站)为服务和活动载体,加强社区党员学习教育工作,尤其是对离退休党员、下岗失业党员、流动党员、“两新”组织党员的服务与管理。

  (三)社区民主不断推进。居(村)民会议制度、居(村)民自治章程、居(村)民公约、“居(村)务公开”等居(村)民自治体系完善,并发挥作用。居(村)民群众广泛参与社区建设,对社区公共事务知晓率达80%以上。形成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民主氛围。培育社区工作者、辖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介组织等居民自治载体,努力提高居(村)民自治、社区共治的水平。丰富创建活动内涵,营造社区和谐氛围,激发社区居民、社区单位积极参与创建活动的热情。

  (四)社区服务功能完备。建立社区服务分中心,社区服务网络健全,服务网点布局合理,服务项目齐全、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多样,工作人员挂牌服务,培训上岗,服务到位。做好便民利民服务工作,因地制宜,办好老活动室等设施,方便居民日常生活。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青少年、下岗职工等的服务设施、服务内容完善。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活动。社区志愿者人数占总人数的15%。居民对社区服务满意度高。

  (五)社区卫生不断发展。依托街道(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居(村)的社区卫生综合服务点,积极开展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以老年人为重点,逐步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不断提高“六期”综合教育(生殖健康教育)知晓率,居民计划生育率99%以上,外来人口计划生育率80%以上。

  (六)社区文化活跃繁荣。社区各类文化体育活动设施齐全,有图书(报刊)室、小区健身点、宣传画廊、墙报等。经常组织具有社区特色、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建立社区学校分校,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和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抵制邪教的良好氛围。

  (七)社区治安状况良好。建立由社区民警、居(村)委会成员和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小区”创建工作班子,建立与小区治安特点相适应的群众治安防范队伍。建立定期例会、安全检查、宣传教育、治安巡逻、情况积累等项制度。协助开展以“六小工程”为代表的基础性防范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各类帮教小组,调解组织网络健全,协助做好暂住人口的登记、发证工作。群众性的法制教育和法律咨询坚持经常,社区内民事纠纷调解、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的帮教转化、流动人口的管理等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社区治安管理规范,社会秩序稳定,群众安居乐业。为市级安全小区。

  (八)社区环境整洁优美。居(村)民群众遵守“七不”规范,小区达到“七不”标准,无“六乱”现象。道路整洁,有宣传标牌,车辆停放有序,房屋立面整洁,阳台封闭规范,公用部位整治达标率90%以上,环卫设施齐全、完好,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垃圾袋装化率95%以上。小区内绿化率30%以上,绿化覆盖率25%(改造后的老区达16%)。“四害”防治措施落实,“四害”密度控制在规定标准以内。小区内烟尘控制、噪音治理、空调安装达到标准,社区单位“门责”落实。

  (九)社区共建富有成效。小区建立文明共建协调组织,制订章程,明确任务。开展厂居(村)共建、校居(村)共建、军民共建、警民共建、区域共建等多层次共建活动,共建参与率60%以上。以共建活动为载体,强化社区单位对社区的认同感,提高社区资源共享程度。社区内“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活动持之以恒,五好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单位、文明小区等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市级文明小区。居(村)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居(村)委会办公用房、公共文化设施、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建设达标,其中社区居委会办公和活动用房使用面积达到640平方米以上。居(村)民区配备公共绿化广场,居(村)民活动的场地、公厕、公共停车场等各种基础设施,居(村)民群众认同感、归属感增强。

  四、创建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3月前)

  相关街镇制订创建市级“社区建设示范(模范)单位”的实施方案,建立创建领导小组及工作班子,部署创建工作安排,明确创建任务、标准及要求,分解细化评估指标,并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各街镇对社区居委会争创市级示范(模范)活动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了解社区建设的现状,按一定比例组织开展创建活动。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4月—7月)

  各街镇、居委会要按照创建标准,紧密联系街镇实际,定期召开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回顾前阶段工作,部署下阶段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查找差距,做好交流和宣传,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创建活动。

  (三)自查完善阶段:(2011年8月)

  各街镇、居委会按照创建标准进行自查、初评和完善。根据地域环境、居民状况、工作基础、硬件设施等自身特点,全面分析本街镇创建活动的开展状况,总结成绩,查找差距,针对问题,制定进一步整改和深化的措施,确保创建目标的落实。

  (四)申报验收阶段:(2011年9月—10月)

  居委会填报创建活动的申报表,向街镇申报,经街镇按照标准评定后,由区民政局按照标准进行验收,并向市民政局申报。

  街镇按照标准自评后,向区民政局申报,区民政局按照标准评定,经区人民政府同意后,再向市民政局申报。

  各街镇在申报的同时,须在街镇及所辖村(居)委会所在地进行公示,公布区、街镇监督及投诉电话,接受居民监督。

  区、街镇相应成立验收小组,区验收小组由区民政局牵头,经市民政局牵头的验收组评估合格后,由市民政局授予“上海市社区建设示范(模范)单位”称号,颁发证书和牌匾。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要充分认识推进社区建设在社会建设中的重大意义,各街镇、各职能部门和村(居)委会都要全力以赴密切配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创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切实履行工作职责,相互协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二)多种渠道、营造氛围 

  要加大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面,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和参与建设社区工作的良好局面。特别是要做好社区居民的宣传发动工作。使社区建设深入人心,成为群众的强烈愿望和自觉行动,做到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受益者。

  (三)精心组织、显示特色

  各街镇、村(居)委会应围绕创建总体要求,扎扎实实地从基础抓起,一件一件地把工作落到实处,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创建计划和扎实有力的工作措施,并结合自身特点创造性地开展特色社区活动工作,探索在新形势下社区建设的新路子,不断提高社区建设的整体水平。

  (四)加强建设,提高素质

  创建社区建设示范(模范)单位,就是要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要不断加强社区服务平台建设,丰富社区服务内容,拓展社区服务的对象,要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度。社区工作者要进一步树立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密切联系社区群众,不断提高建设社区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社区工作做得更好。

  附件:1.上海市社区建设示范街道(镇)申报表

  2.上海市社区建设模范街道(镇)申报表

  3.上海市社区建设示范居委会申报表

  4.上海市社区建设模范居委会申报表

  5.上海市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居委会申报表

上海市青浦区民政局

               二○一一年二月二十八日

附件一:

上海市社区建设示范街道(镇)申报表

 

 

 

 

 

 

 

 

 

 

 

 

 

 

 

 

 

 

 

 

 

 

 

 

 

街道(镇)名称

 

负责人

 

联系人

 

电   话

 

基本情况

 

申报依据

(材料可另附)

区(县)民政局申报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区(县)人民政府

 

审核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市民政局

 

审批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二:

上海市社区建设模范街道(镇)申报表

 

 

 

 

 

 

 

 

 

 

 

 

 

 

 

 

 

 

 

 

 

 

 

 

 

街道(镇)名称

 

负责人

 

联系人

 

电   话

 

基本情况

 

申报依据

(材料可另附)

区(县)民政局申报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区(县)人民政府

 

审核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市民政局

 

审批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三:

上海市社区建设示范居委会申报表

 

 

 

 

 

 

 

 

 

 

 

 

 

 

 

 

 

 

 

 

 

 

 

 

 

居委会名称

 

负责人

 

地 址

 

电 话

 

基本情况

 

申 报 依 据

(材料可另附)

街道(镇)验收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区(县)民政局审核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市民政局

 

审批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四:

上海市社区建设模范居委会申报表

 

 

 

 

 

 

 

 

 

 

 

 

 

 

 

 

 

 

 

 

 

 

 

 

 

居委会名称

 

负责人

 

地   址

 

电   话

 

基本情况

 

申报依据

(材料可另附)

街道(镇)申报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区(县)民政局审核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市民政局

 

审批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五:

上海市和谐社区示范居委会申报表

 

 

 

 

 

 

 

 

 

 

 

 

 

 

 

 

 

 

 

 

 

 

居委会名称

 

负责人

 

地   址

 

电   话

 

基本情况

 

申报依据

(材料可另附)

街道(镇)申报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区县民政局申报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市民政局申报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