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桑榆未晚,老有担当——社区老年志愿者“疫”不容辞在“疫”线(一) 2022-06-15

桑榆未晚,老有担当——社区老年志愿者“疫”不容辞在“疫”线(一)

在青浦的社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古道热肠,每当社区需要人手帮忙时,他们往往会第一时间站出来——他们就是社区老年志愿者。在战“疫”一线,他们热情不减、积极参与、展现价值、奉献力量,以抖擞的精神成为全民战“疫”中闪亮的银发力量。


_


“助人”,亦是“自助”

——新丰社区“老伙伴计划”志愿者董优萍


 志愿服务是奉献社会,传递爱心的过程。对于服务对象而言,他感受的是社区的关爱,获得社区的认同。对于社会而言,它是提升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的一块基石。

董优萍阿姨既是一名共产党员又是新丰居委的兼职委员,同时也是社区“老伙伴计划”志愿者。已经退休在家的她,却心系社区服务、心系社区的老人,把社区当做自己的家,把一些独居孤寡老人当做自己的父母,她用普通而又不平凡的行动,继续为社会、社区发挥着余光余热。在志愿活动中董阿姨不断提升自己,同时在精神上和心灵上也得到了满足。

微信图片_20221008142027.jpg

与董优萍阿姨接触过的人都说她是一名乐观积极、古道热肠的人,谁有困难都愿意去帮一把。所以在2016年社区组建了“老伙伴计划”团队,她更是率先报名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新丰社区是动迁小区,以退休老人居住为主,也有不少独自居住的独居孤寡老人,从加入志愿者队伍开始,她就与5户独居老人结对,几年来如一日,无怨无悔、一心一意的开展助老服务,定期嘘寒问暖,和老人聊聊天,为老人买买菜、打扫卫生等,特别是在一些台风暴雨、酷暑严寒时期,她总会提前去看望这些老人,看看门窗是否关好、电气是否安全以及降温防寒措施是否做好,如果有老人长时间没有碰到,她比谁都着急,马上上门探望,有时是老人生病了,有时是老人去子女家住了,直到搞清状况才放心,老人们都说“董阿姨人真好,比亲人还亲”。在疫情期间董阿姨的工作重点是了解独居、高龄老人等对象健康情况,提醒老人们做到防疫“三件套”和“五还要”,尽量减少人员聚集和不必要外出。主动询问老年人各类需求,包括看病配药、生活物资、送餐服务、消毒保洁等,依托养老顾问、居家服务员和社区志愿者及时上门对接落实。董阿姨曾说过“被需要是一种幸福”她在服务过程中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真谛,能让更多的老年人感受温暖,能让整个社区更加和谐。正是董阿姨的坚持付出,才使这些独居老人生活的更温暖也更安全,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亲情。

微信图片_20221008142031.jpg

疫情封控期间,在上海疫情防控阻击战处于最吃劲阶段。一些老年人,特别是一些独居老人和有困难的老人往往更加措手不及。家里的菜还没有囤、子女突然被封在小区不能来看望、家里吃的药没有了……这些突发的情况,都让他们焦虑、失落。董阿姨克服自身困难,疫情期间竭尽全力,四处奔走帮助独居老人和有困难的老人解决实际困难。为保障区域内独居、高龄老人及困难老人的正常生活。若生活上有困难和需求,董阿姨会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让老年人感受到温暖。

“有光的地方就会发热,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新丰社区正是有着像董优萍阿姨为代表的一批社区志愿者,用他们海洋般宽广的胸怀和太阳般温暖的行动,时刻关心着小区的各项事务,时刻为社区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弘扬了友爱互助的正能量,树立了老有所为的社会典型。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同时也感受到最和谐的笑容,传递着温暖的拥抱。


来源:区民政事务管理中心、

华新镇新丰社区居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