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青浦区高考新政工作专项督导评估报告
QA4313044-2016-005
主动公开
无
青浦区教育局
2016.06.07
为进一步贯彻《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和《上海市教育督导条例》的有关规定,根据上海市教委颁发的相关配套政策要求精神,结合2016年上海市高中教育重点工作要求,按照《2016年青浦区高考新政工作专项督导评估指标》要求,成立2016年青浦区高考新政工作专项督导(以下简称“专项督导”)督导组,于2016年4月26日至5月4日,督导组到区6所高中学校进行了高考新政工作落实情况专项督导评估。督导组成员在研读学校的自评报告的基础上,按照督导工作流程开展督导操作。督导组成员按照分工先后对学校领导、高一、二年级部分师生进行了座谈和个别访谈,并深入班级查看走班教学及管理情况,还查阅了学校提供的相关的办学资料,并向590多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经过认真地分析和客观公正地评估,形成以下评估意见。
一、学校实施高考新政工作基本情况
高考新政实施工作在六所高中学校全面展开,工作中有值得推广的做法和案例经验,同时工作中也存在不足和薄弱环节。
二、实施高考新政的有效做法和典型经验
(一)政策解读,措施跟进。
教育局和进修学院教研部门在实施高考新政上,给予了区域内高中学校多方面的支持。近两年内教育局多次召开校长会、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会、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会议,进行了高考新政工作的研讨。
邀请上海市考试院专家进行政策解读。今年四月份邀请考试院郑方贤院长来青浦作高考新政的专题报告,教育局党政领导、职能科室人员,全区中学学校党政领导、德育、教学分管领导,进修学院研修中心学科教研员等参加了报告会。
教育局对高考新政实施的有关学校给予经费上的支持。
(二)全面启动,积极宣传。
各学校对高考新政宣传及时,行政班子带头研读学习,成立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教工会,学生年级会进行宣传。为了及早让家长了解高考新政内容要求,及时调整召开家长会,进行高考新政解读。同时通过班级家委会、年级家委、学校家委会上宣讲,让家长都了解高考新政工作,知晓度高。
(三)多措并举,选科走班。
全区合高中学校积极探索高考新政下学生选科以及与之配套的走班教学的有效机制,取得了初步的经验和成效。
青浦一中的典型做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学校尊重学生的意愿,自主选择科目组,采用了2+2的教学模式。同时对高一的生物、地理学科进行了分层次的走班教学,为学生今后正确选择等级考或合格考提供了依据。多途径的选科指导,提高了学生选科的合理性和适切性。探索“分层走班”管理,合理确定“走班”时间,努力确保教学的秩序和稳定性。
学校目前开展的“2十2” 走班模式,是目前情况下比较合理、有效、科学的模式。
(四)把握标准,积极应对
学校落实高考新政要求,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组织六选三学科教师克服困难分析学科课程标准,在目前还缺少明确教学和考试要求的情况下,积极加强学校教研工作管理,加大研究和备课的力度,努力使学生学有所得。在市颁课程计划的整体框架下,加强过程管理,探索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确保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开设。
1.探索“分层走班”教学。针对“高考新政”中学生需要分别参加多门科目“合格考”和“等级考”的情况,学校在相关学科课时安排中探索“X(合格考内容)+X(等级考内容)”模式,尽量保持教学组织的稳定性。
2.重视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针对学生选修科目增多,学习时间阶段性增加的实际情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作为落实高考新政工作的抓手,加强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从制度上保障教研组活动和集体备课,能基于学生学习基础和学科课程标准,开展课堂教学研讨、作业和试卷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提高学科教师在高考新政下改进课堂教学,对保障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学校在落实高考新政方面有思考、有举措、特别是在教师发展方面,注重宣传新政要求,开展新政要求下的教师学科能力的对口校本培训,强化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使之与新政要求下走班教学和合格考核等级考的分层教学。
(五)评价信息,准确无误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录入平台建设正常。各学校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党政领导担任组长,政教处(德育室)、教导处分别负责专题内容信息录入,确定、确认、公示、问题处理等工作环节,分工明确,专人把关,要求做到零差错。
我区2014年级高一学生信息录入工作已全部完成。2015年级高一学生信息录入工作正在进行中。抽查了个别学生的信息登录情况,均已正确无误地录入。
(六)导师引领,促进发展
积极实施生涯、学涯发展指导工作(导师制)。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和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潜力和学科特长。
青浦一中的典型做法。一是制定了“青浦一中学生成长辅导员制”实施方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有方案,有工作要求,学生谈心记录,家校联系记录,活动记录。有利于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二是学校积极应对高考新政,德育室根据德育工作特点调整工作策略,提供班主任与辅导员工作机制推进学生发展导师制工作的开展,深入指导学生生涯、选科等活动。三是学校及时进行了学生的心理辅导和缓减学习压力的教师辅导。辅导员工作和导师制的推进,有效落实了减负增效,提升学习动力,保证了高考新政的落实。四是能够认真探索实施学生学涯、生涯发展指导工作机制。学校积极发挥德育工作优势作用,建立“学生、家长、辅导员” 联系工作机制,更好推进高考新政工作的落实。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课程;通过辅导员工作机制,关注、指导学生健康发展。
三、实施高考新政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建议
(一)加强高考新政工作顶层设计,重点工作抓落实。
问题描述:通过本次“专项督导”工作发现,我区高考新政措施落实不够到位,工作有停留在表面的现象,领导力和执行力不强。
整改建议:一是区政府、教育局要高度重视实施高考新政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研究落实解决问题的策略,例如,实施学科选科走班教学、实行导师制带来的师资、经费和场地教室不足等问题。二是在选科课程标准执行方面,教师进修学院要率先行动起来,组织研修中心、科研中心等部门教研员认真研究解读学科课程标准,初步形成我区“六选三”学科实施课程标准教学的指导意见,对基层学校进行了高考新政要求的教学业务上的指导。三是针对高考新政工作,要求学校成立“高考新政工作的领导小组”,校长、书记任组长,其他成员各司其职,使管理工作协调有序,管理效率得到提高。四是学生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管理与学生的学习匹配度不够,相关经费没有按时落实,要求区内活动基地与教育局职能部门加强工作管理,注重工作实效,达到高考新政对学生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工作要求。
(二)要加强校长课程领导力,认真执行市颁课程计划。
问题描述:学校能够执行规定的作息时间进行教学,但在执行市颁课程计划情况来看,五所高中学校周课时量超过市颁课程计划标准,主要是一类基础性课程和临近等级考学科。全区只有复旦附中青浦分校符合市颁课程计划要求。
发展建议:希望相关学校在这个方面要深入分析原因,考虑学科教学特点,进行适当科学合理的课时调整,针对语、数、英三门学科和“六选三”学科以及其他学科的不同功能,加大基础型课程校本化的研究与实施,处理好探索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与基础型课程分类设置,能按课程设置要求积极落实“三课两操两活动”,开展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探索适度整合的课程体系,严格执行市颁课程计划。
(三)重视学校课程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完善适应“高考新政”的教学管理机制。
问题描述:对“高考新政”背景下学校课程建设的整体设计还显得不够,尤其缺少基于校情、学情的分析和推进策略,拓展型、研究型这两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还比较薄弱。
发展建议:一是学校要进一步推进课程建设,完善适应“高考新政”的课程整体设计。在全面梳理、总结已有课程建设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编制完善适应高考新政的学校课程方案,逐步构建具有学校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二是学校要不断完善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明确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和教师在“高考新政”下组织和参与教学研究、课堂教学的具体任务与要求。组织管理部门加大指导、检查和评价考核力度,形成集研究、实践、管理于一体的教学推进机制。
(四)进一步加强“选科走班”教学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问题描述:教师座谈会反映:校原有的教学形式冲击很大,“选科走班”后,学生管理弱化了,应对合格考、等级考课堂教学对课程标准无法掌控,不能准确把握课程实施的难易度,学生课业负担增加了,教学效率受到影响。
改进建议:一是学校在探索“选科走班”教学的基础上,要对“如何选科走班”、“选科走班后,何组织教学”、“如何检测选科走班效果”、“如何加强选科走班的级管理”等问题组织攻研究。二是在上级教研部门和进修学院教指导下,促进教师对现有学科课程标准和考试的研究,逐步理清“合格考”和“等级考”这两类考试的共同基础和不同要求,研究“合格考”和“等级考”的教学目标和大纲要求的细化目标,提高教师的教学把握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努力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三是发挥学校的自主研究和实践探索能力。在有效作业方面下功夫,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力求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五)加强学生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过程管理,规范操作流程。
问题描述:学生问卷和师生座谈会反映,学生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单一、重复、无趣,活动基地管理人员工作不认真,敷衍了事,学生活动学习效果和收益不大等问题。
整改建议:一是教育局职能部门和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管理部门,要加强工作协调联动,制定相关工作管理指导意见,认真落实高考新政的工作要求,建设符合学生发展的活动课程菜单,重点抓工作检查和落实。二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操作流程,结合学生活动要求,强化活动课程管理,全程关注学生的活动,切实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提高社会活动实践能力。学校要根据学生发展需求主动设置活动课程(活动菜单),社会实践基地活动设置的活动课程要与学生需求相匹配,需要学校主动与基地单位联系开发基地活动资源。三是加强学生对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录入的重要性认识的教育,注重过程性评价材料的积累。四是要求有关部门活动基地要组织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工作要求的学习和培训,重视学生实践活动效果,认真做好学生活动的组织管理和相关信息反馈记录工作,同时确保学生的活动安全。
(六)进一步探索高考新政背景下学生发展工作新路径。
问题描述:各学校导师制工作开展的程度参差不齐,成效差距很大。
发展建议:要求我区高中各学校,学习青浦一中班主任与辅导员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和复旦附中青浦分校导师制工作方式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符合校本特点的学生学涯、生涯发展指导导师制工作方法,按照高考新政工作要求,指导学生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