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青浦区“十二五”教师培训工作基本情况

QA4223051-2013-005

主动公开

青浦教育

2013.09.30

一、常规培训进度

1.市级培训

截至2013年6月,本区共组织了四次市级共享课程的选课报名和四个阶段的培训,参加市级培训教师达10516人次,培训总量为27300学分,全区教师人均3.8学分,完成“十二五”市级培训总量的75%。

(说明:按市教委有关教师培训的规定,市、区、校三级培训比例为市级10%—20%,区级30%—40%,校级50%。按教师职务培训总学分36分计算,我区“十二五”教师三级培训市、区、校学分分配比例为5:13:18)

2.区级培训

“十二五”期间,本区教师获取区级培训学分有四个主要途径:一是区学科主题研修;二是区学科教师研修基地培训;三是区级课程培训;四是区级专项培训。

截至2013年6月,参加区级培训教师达12591人次,培训总量为36500学分,全区教师人均5.2学分,完成“十二五”区级培训总量的40 %。

2013年暑期预计开设69个培训班,参训教师达2500多人次。目前,已成功组班55个,另外14个培训班正在招生中。

(说明:为构建以教师需求为导向、具有区域特色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为本区教师提供多层面、可选择、高质量的培训,从2011年起,每年开展两轮教师培训课程征集评选活动,截至2013年6月,共开展了五轮征集评选活动,有111门课程成为区级培训课程。其中93门课程为学科类课程(占比为84%),18门课程为综合类课程(占比为16%)。在111门区级培训课程中,有9门课程成为市级共享课程。这些培训课程纳入本区“十二五”教师职务培训体系,进行实践培训。

3.校本培训

教师进修学院教务处组织了两轮校本培训专题调研和一次全区性问卷调查。从专题调研和问卷调查来看,各校均按计划分模块开展校本培训工作,校本培训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升教师学科素养以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不乏特色典型:在“行动教育”范式下,开展“三关注二反思”课例研修活动,形成了“基于问题、研修一体、注重过程、改进实践”的基本特征;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来制定各类教师的培训目标,充分利用本校名优教师资源和优质教学资源,开展分层分类实作培训;课题研究与校本研修有机结合,有效解决了课题研究“过程缺失”和校本研修“主题缺失”的问题,形成了主题式系列化研修活动;注重校本研修活动的策划组织,形成比较规范的活动流程;多数学校注重建设和谐合作、积极进取、针对问题本身进行研讨的教研共同体。同时,我们也发现,学校还需要进行校本培训的顶层设计,推动校本培训课程化,提升校本培训的品质;需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进一步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需要加强对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培训,提升教研组长的教学研究能力、活动设计能力和专业引领能力。截至2013年6月,各校已完成“十二五”校本培训总量的60 %。

二、专项培训情况

1.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按照市教委的要求,我区通过统筹区、校两级优质教育资源,以 18 所学校为区域培训基地,对2012年引进的356位新教师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规范化、浸润式培训。通过基地学校浸润式培训、聘任学校跟岗培训和区级集中培训,见习教师逐步掌握了教师工作的“应知应会”,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教学行为规范,增强了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从区校两级考核结果来看,绝大多数见习教师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为有效解决新教师的工学矛盾,2013年5月又启动了2013届新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以 18 所学校为培训基地,对首批180位新教师进行为期2个月的脱产培训。目前180位新教师正在基地学校接受“一对一”、全方位的指导。

2.英语教师外教培训。为提升全区英语教师的语言教学能力,加深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从2011年起,利用暑期对全区中小学英语教师分期分批进行为期10天的封闭式集中培训,由外籍教师执教。两年来,已开设16个培训班,培训英语教师400人。2013年暑期,拟开设8个外教培训班,对全区高中英语教师、工商信息、青浦职校及部分未参培的初中和小学英语教师(共计200人)进行10天的封闭式集中培训。

3.幼儿园教师岗位技能培训。为提高非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新教师的岗位技能,每年开展以岗位技能为主要内容的非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新教师强化培训。培训时间为期一年,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理论知识,音乐、舞蹈、美术等专业技能,一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幼儿园新教师岗位技能培训注重个别指导和实作培训,进行分项考核,要求人人过关。

4.青年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培训。在关注每一位教师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对青年教师学科教学能力的培训。主要做法是依托区学科教师研修基地,围绕学科建设与课堂实验的要求,从青年教师真需求、教学真问题出发,按学科分层或分年级组班,开展以学科教学能力为重点的青年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使之成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目前,正按照《青浦区教育局关于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制定“青年教师学科素养提升项目”行动计划,实施区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5.名优教师的培养与管理。

(1)培养培训:一是依托“特级教师工作室”,对130多位区名优教师进行个性化培养,促进他们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专业特长;二是开展综合素养培训。以购买服务形式,开设了10个培训班,共培训375位名优教师;三是举办高级研修班。2012年,与复旦大学合作举办“高中数学教师高级研修班”,对38位高中数学骨干教师进行培训,目前“高中化学教师高级研修班”正在准备中;四是2013年暑假将举办“初中数学高端教师国际交流与培训班”,高中语文和高中数学高端教师学科命题能力培训。

(2)履职管理。依托“青浦区第四届名优教师管理系统”, 按照“名优教师自主发展工作手册”的要求,对427位区级名优教师在教学示范、教育科研、培训带教等方面的基本职责进行过程管理,促进他们在学科建设、新课堂实验中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2011学年,全区427位区级名优教师共开展区级及以上展示课350节;开展区级及以上课题研究279项;在区级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0多篇;在区级及以上层面开展培训和讲座250多次;19位名优教师开设区级课程20门,通过市级课程3门;获得区级及以上荣誉350多项。所有的示范以上的名优教师均带教2名以上青年教师或新教师。

(3)自主发展。在前几届名优教师管理经验基础上,《青浦区第四届名优教师管理办法》提出了“自主发展”的理念。名师、特级教师实施自主管理。学科带头人和示范教师实施区、校两级管理。教学能手、校骨干教师由学校负责。为了激励高层次名优教师自主发展,允许他们自行设计“自主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鼓励他们自我设计发展项目来代替履职任务,从而实现自主发展、专业提升。同时,出台了《青浦区名优教师持续发展资助计划》,资助区名优教师开展项目研究、著书立作和学术交流,助推名优教师高位发展,形成个人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