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青浦区政协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49号提案的答复
无
主动公开
无
青浦区教育局
2020.04.21
农工党区委委员:
您在区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第049号委员提案“关于加强我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青浦区教育局一直高度重视我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着力打造学生心理发展辅导“心育网”和家庭教育研究指导“服务链”,在区学生心理发展辅导中心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和示范校的创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配备、心理辅导室规范化建设、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家庭教育专题指导、教师“1+5”专业培训和家校社协同配合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工作包括如下:
一、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建设学校心理辅导室
1.规范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2012年上半年,区教育局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要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按照《上海市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心理辅导室装备指导意见(试行)》(沪教委德〔2011〕57号)文件精神,选择校园内相对安静、方便到达的场所建设或改造学校心理辅导室。同时,区教育局校产管理中心为学校配置心理辅导室器材提供经费支持和保障。
2.持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创建评估。2013年下半年,区教育局正式启动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和示范校的创建评估。到2019年底,全区除新办学校外,全部通过“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评估,并有2所学校被评为“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1所学校被评为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
3.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一是加强专业师资配备。落实心理教师专兼职人员编制额配备, 2020年起每校配备专职心理教师。二是加强心理教师专业培训。连续举办了5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上海市学校心理咨询师专项培训,每年举办专题培训,着力提升心理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战能力。三是加强全员全覆盖专业培训。将心理辅导能力纳入教师“1+5”专业能力培训计划,通过“校园柔心术”“班主任做心理辅导”“中小学心理辅导”“校园危机事件识别与预防”等培训课程,为广大教师提供专项培训。
二、加强区心理辅导中心建设,广泛开展专业咨询服务
1.建立区域学生心理辅导服务机构。2014年,区教育局正式成立青浦区学生心理发展辅导中心,为本区中小学校和中职校的心理辅导工作提供指导与服务,为中小学生提供心理发展、预防、干预、转介等专业服务,为教师、家长和社区提供专业指导和心理咨询服务。
2.面向学生、家长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招募并组建了一支近50人的心理志愿者队伍,每周轮流值班,为我区广大学生、家长和教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2019年4月,区学生心理中心正式开通24小时心理热线(4001600525)。
3.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普及宣传教育活动。每年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和暑期学生心灵成长加油站,为我区高三和初三学生组织考前心理辅导大型公益活动。开面向学校开设各类辅导课程包括积极心理、情绪管理、人际沟通、生命教育、生涯辅导、团队建设、心理知识、学习管理等8个模块近40门课程。五年来,累计面向学生开设讲座和团体辅导214次,受益学生到达到23672人。
三、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完善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
1.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积极筹建由区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牵头的融网点布局、专业研究、理念传播、方法指导、课程建设、队伍培养、咨询服务于一体的“区-街(镇)-社区(学校)”三级指导“服务链”。要求每一所幼儿园和中小学都建立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推动街镇、社区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机制,完善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
2.举办“上善”父母学堂系列公益讲座。2019年7月起,区教育局启动了“上善”父母学堂系列公益讲座,每月一期。邀请了国内和本市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领域的专家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家长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在疫情防控期间,教育局通过“青浦教育”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推送了8个“上善”父母“云学堂”系列专题。
3.加强协同共育机制建设。和区文明办、区妇联合作举办“上善”父母学堂公益讲座,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搭设平台;和区妇联、检察院合作开设“心语工作室”,为涉案和被侵害学生开辟绿色通道,开展危机干预咨询服务。和市、区精卫中心合作,建立预防、干预和转介预案和机制,加强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辅导。各校在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的同时,积极开展家校社三方合作,为青少年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
四.加强学生校外教育,规范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管理。
1.完善校外教育机制。2016年,组建由区文明办、区教育局、区卫健委等28家委办局组成的未成年人校外教育活动组织管理体制,并发布《青浦区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管理进一步落实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我区组织规范化、内容序列化、资源社会化、形式多样化的学生校外实践体系建设。
2.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建立覆盖全区11个街镇的63个市、区两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13所学校少年宫、34个社区实践指导站(点)等,为全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2000多个,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教育大课堂育人效能。
3.规范开展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自2015年起,区教育局先后发布《青浦区高中阶段学生社会实践实施方案》《青浦区初中学生社会实践实施方案》,对标高考、中考新政要求,将学生社会实践纳入课程,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情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重要记录内容。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同层面的激烈竞争给学生、家长和教师都带来了不少心理压力。良好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建立、青少年学生心理困扰的提前预防、及时诊断、针对性辅导和应急性干预与转介等课题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努力,加强协作配合,才能及时化解各类心理障碍和问题,引导合作和转介中小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我们也真诚地希望社会各界能以青浦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为契机,共同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一起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形成教育合力,为我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