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教师在市级教研员论文比赛、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结题优秀推荐、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等活动中荣获佳绩
无
主动公开
无
无
2023.01.12
我区教研员和教师在上海市教研员论文比赛、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结题优秀推荐、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等活动中荣获佳绩。
2022年上海市教研员论文比赛
由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等联合举办,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负责具体实施的“2022年(第十九届)上海市教研员论文比赛”顺利举行。经专家独立评审与集体讨论、学科评审组推荐与总评委会集体投票,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篇、二等奖17篇、三等奖31篇,我区获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
中小学音乐教研员 王美华(二等奖)
王美华老师,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中小学音乐教研员,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区学科带头人,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市学科中心组成员,连续多年担任市学科网络兼职教研员,市“双名工程”基地成员。近年来参与《上海市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上海市中小学音乐学科德育教学指导意见》《中小学音乐单元教学设计及指南》等多个市级重大项目的研究与编制,2019年编写出版《青浦田歌》。
论文题目:《线上线下融合,技术助推教研—中小学音乐学科开展序列网络教研的实践与思考》
论文概要:为帮助广大音乐学科教师能更好地理解市空中课堂的教学设计意图、落实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要求以及对于疫情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落实“单元视域下技术与资源支持的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的思考,在市教研室指导下设计开展了“线上线下融合,技术助推教研”序列专题网络教研活动。本次序列专题教研的设计与实施,从资源建设、技术引领、课堂改进等方面为全市学科课程改革的有序有效推动提供了教研范例,成为学科课改与区域教研的新支点。
参赛体会:学科教研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需要针对教师在新课堂改进过程的问题解决和现实需求。本次参评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思路主要基于疫情背景下如何通过网络教研帮助教师准确理解音乐学科空中课堂的设计理念、教学价值以及“技术与资源支持下如何实现教与学方式变革”这一核心问题而设计开展的序列教研主题活动。“线上线下融合,技术助推教研”是今后教学、教研方式变革的必然趋势,后续我们将围绕线上线下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评价开展实践和探索。
小学体育教研员 张衡 (三等奖)
张衡老师,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小学体育教研员,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体卫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市小学体育学科数字化转型项目中心组成员,区小学体育学科研修基地主持人,曾荣获区名优“示范”教师。
论文题目:《浅析核心素养导向下民间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融入》
论文概要:核心素养导向下,结合“5+2 加课增效,有效落实”的大背景,如何运用有效策略将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小学体育课堂,丰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提高体育课堂有效性,成为现实需要。论文阐述了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小学体育课堂的重要作用,探析民间体育游戏的有效融入策略,以期提高课堂质效。
参赛体会:论文的选题来源于体育学科“加课增效”“小学兴趣化”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提质增效,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向往,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体育、民间体育的传承和发扬,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后续还会持续深挖民间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课堂的意义和有效性!
2022年上海市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结题优秀推荐活动
由上海市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学术委员会组织专家实施的“2022年上海市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结题优秀推荐活动”顺利举行。经过专家独立评审与集体讨论、学科评审组推荐与总评委集体投票,最终在申请结题的130项课题中,评出二等奖26项,三等奖42项(一等奖空缺)。我区获三等奖两项。
青浦区珠溪中学 邹弘 (三等奖)
邹弘老师,青浦区珠溪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组长,青浦区教育系统第七届名优教师 “教学骨干”。自踏上教学工作岗位,兢兢业业,认真钻研新课标,积极开拓教学思路,同时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积极在区域内分享交流并发表。任教以来积极参加区级、校级各项教育教学评比并多次获得荣誉,曾主持完成数个市、区级课题研究。
研究成果名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增强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研究》
研究成果概要:本研究成果很好地回应了当前时代发展下,初中学生社会意识形态教育复杂的难题,并注重从道德与法治课堂入手,以课堂提效加课后实践活动的形式厚植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完成了预定的研究目标。通过科学、恰当的研究方法研究、凝练出的情境化的教学方式、多样化的纸笔训练、体验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具体增强初中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有较强的实效性、操作性,部分成果在区级刊物刊载,扩大了研究成果的影响力。
课题研究体会:通过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融情于境,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能进一步触及学生的灵魂,激发出学生的家国情怀、理想信念,有效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对教师而言,整个研究过程促使组内成员对教材深入解读,准确把握学情,受益良多。对学生而言,学生在老师精心设计的有效教学情境后,课堂参与面更广,思考问题更有深度。同时,经历了纸笔训练,学生对于意识形态领域基础知识掌握得更为扎实,过程中变换操作方法,既增加了学习乐趣也达到了巩固学科知识的目的。
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 张杨旭 (三等奖)
张杨旭老师,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中小学信息科技教研员,2021-2022年曾援疆于新疆克拉玛依市教育研究所。上海市基础教育青年教师爱岗敬业课堂教学比赛市一等奖、青浦区中青年课堂评比一等奖。曾获上海市教学能手、青浦区示范教师、区园丁奖、区信息化先进个人、区教育先锋提名等称号。
研究成果名称:《运用Scratch软件培养初中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
研究成果概要:1.形成青浦区学生计算思维的现状调查报告,把握初中生的认知规律,探究区域培养的教育价值,为课程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基础数据。2.初步形成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典型课例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后续的计算思维培育提供指导性意见。3.运用“明确目标,分解目标,抽象事件,算法描述,评估优化”五环节设计教学,积极开展讨论分享,形式多样的测试评估。
课题研究体会:快速发展的数字新时代,正处在这一数字化社会的中小学生被更高的要求了能够运用新的思维模式来学习、掌握、运用知识。Scratch模块化编程课程是编程教育的一个分支,也是计算思维培养的一个有效方式。无论是Scratch还是Python编程教育与计算思维的培养之间现阶段仍存在一定的间隙,尚未将课程内容和思维培养完全融合,故以培养计算思维为目的的编程教育问题仍需大家一起研究和探索。
2022年上海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
为充分展示本市中小学教师实验教学设计创新、实验教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交流与共享,进一步发挥实验教学的育人功能,在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支持下,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教研室联合开展“2022年上海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本次说课活动涉及小学自然(科学与技术)、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3个学段学科,我区获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
程奕轩(小学自然/科学与技术)(三等奖)
程奕轩老师,青浦区御澜湾学校自然教师,自然教研组组长。以“用心教学,大胆实践,不断创新”为教学理念,融技术与工程于教学中,引领学生开展实验研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及科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曾多次在区教研活动中展示、交流,并在各种评比活动中获奖。
说课题目:《利用热来制造东西》
参赛体会:小学生对实验最感兴趣,这种兴趣,往往成为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力。在这次参赛过程中,我将实验内容与身边的非遗文化相结合,将实验操作与中华传统技艺相结合。我设计实验学具提供学生进行操作,保证了实验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实践,主动去探索新知识,获取新知识,无疑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
唐丽燕(初中化学)(二等奖)
唐丽燕老师,上海市教育学会青浦清河湾中学化学教研组组长,区初中化学学科教师研修基地核心组成员。秉承着“不忘初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工作中关注方法的研究与技能的提升。从教十余年,三次区级记功,多次开展区级教学展示和交流,多篇论文发表和获奖。
说课题目:《碱的性质2》
参赛体会:学无止境,唯有钻研才能不断提升实验教学技能,唯有全心全意、孜孜不倦才能打造出高效课堂。一节精彩的实验教学课离不开教师课前精心地设计与准备,过程中不断地打磨与完善,课后充分地反思与优化。在“思考-实践-改进-创新”中做一个有深度的思考者,一个勇于摸索的实践者,在不断改进中探索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和实验方法的创新,享受实验教学中教学相长的乐趣,从而实现个人教学专业领域的突破。
张恒(高中化学)(二等奖)
张恒老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青浦分校化学教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曾获上海市创新化学实验作品评优一等奖,受邀在全国第十三届实验教学创新研讨会上展示创新实验。2021年参加“中学化学教师专题研修班”,主持市级课题一项,并参与多项市、区级课题的研究工作。
说课题目:《二氧化硫的性质》
参赛体会:实验是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此次参赛过程中,我从实验内容选取、实验装置创新、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实施与评价等多角度出发,设计了探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创新实验装置。通过开展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探究中理解和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形成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的角度认识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
2022年上海市中学生命科学(生物学)教师实验能力大赛
为进一步调动中学生命科学(生物学)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提升教师实验能力,在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支持下,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教研室联合开展“2022年上海市中学生命科学(生物学)教师实验能力大赛”。我区获三等奖两项。
黄敏(初中生命科学)(三等奖)
黄敏老师,上海市毓秀学校初中生命科学教师,区计顺娟“拔尖计划”项目组成员,曾获区初中“跨学科案例分析”案例征集与评选活动二等奖、区基础课程资源征集评选活动初中生命科学学科组三等奖、区首届项目式学习案例征集与评选三等奖、2021年青浦区青少年自然保护周青少年主题活动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参赛体会:参加本次比赛是对自己的一次历练。亲历比赛、增广见闻,能有审视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能与专家面对面交流是对自己实验教学理念的提升。在经历了整个比赛过程后,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丈量出与优秀老师的差距,让自己的重新出发有了方向;通过这次比赛,也看到了自己的潜能,让自己未来的砥砺前行更有了底气。在将来,一定会砥志研思,不断提升自己。
薛纯(高中生物学)(三等奖)
薛纯老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青浦分校生物学老师,201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并于同年入职。任教期间在多个区、市级比赛中获奖,在《生物学教学》等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成员,上海市野鸟会成员,喜爱自然界各种动植物。
参赛体会:参加本次比赛对自己的实验教学有了新的感悟。赛前的准备,自己对高中生物学实验有了全面的实践;经历比赛过程,直面自己实践操作和设计能力的不足,感受到自己的实验操作与设计能力的提升空间,专家的提点和互动,更让自己看到了今后实验教学的方向。赛后,自己对生物学实验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启迪,也将更新实验教学的理念,奋楫扬帆,开拓创新。
青浦教育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致力于打造“上善育人”“实验改革”“融合发展”三大教育服务品牌,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青浦教育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