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2011年青浦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总结

QA4302003-2011-009

主动公开

青浦教育

2011.07.25

2011年青浦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总结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1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沪教委基[2011]8号)文件精神,本区教育局认真研究与分析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的总体情况,在凸显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就近免试入学”与“公开、公平、公正”的工作原则,同时对持有《临时居住证》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子女就学也纳入了本区统一招生工作中。我们根据市教委文件精神,制订了本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的实施意见与工作日程,每个环节都落实具体的责任人。工作过程中,注重招生各环节的公示制度、告知制度、诚信制度和社会监督制度,加强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沟通,为创设和谐社会尽心尽力。

现就今年义务教育阶段整个招生过程作如下汇报:

一、招生前期准备工作

4月底,我们对全区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的新生作了摸底统计,根据“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以学生户籍与实际居住地址为依据,初步规划了本区各校的招生人数。同时,根据市教委文件精神,我们也调查了本区各镇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的数据情况,将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的入学工作纳入义务教育招生的整体工作之中。我们根据生源分布情况,确定了相关班额规定,制定了今年中小学起始年级的事业计划。按规定要求,将学区划分示意图、学校教育资源和招生情况在“青浦教育网”(http://cms.qpedu.cn)上及时向社会进行了公示。

今年本区幼儿园毕业生约6400,小学毕业生约4400人。其中青浦城区幼儿园毕业生1967人,青浦城区小学毕业生2111人(含外区及本区乡镇毕业回青浦城区就读有286人;同时还要考虑解决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在本地公办学校的就读问题,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任务艰巨。

二、招生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目前本区学生分布乡镇与城区几乎各占一半,但学校资源上,乡镇学校要多于城区。今年招生过程中,乡镇学校显得较为平稳,城区学校略显紧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显得较为突出。

1、城区部分学校招生能力与学生入学需求间的矛盾

今年招生入学过程中,由于城东新村、保安新村、浦汇新村、章浜新村等为较早建设的新村,学区二手房购置显得较热,加上东方中学的扩建,在学校招生方面产生很大的压力。佳乐苑、宜达新居、新城盛景等新建小区住宅的入住,也使毓秀学校的招生班额显得十分紧张。

2、家长择校意识强烈与学校班额间的矛盾

在今年的招生过程中,家长的择校意识再次显得较为强烈。实验中学是本地家长心中知名度较高的学校,为了达到进入实验中学就读的目的,家长根据招生分配“就近入学”的原则,想方设法将子女的户籍迁入学区范围或在学区内购置二手房,造成实验中学学额增多。

3、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入学与招生能力之间的矛盾

今年招生中,公办初中需要解决1983名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入学.为此,在前期,本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从师资配备、教室安排、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并作好相应准备。尽管如此,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使本地的教育资源还是略显不足。

三、对招生工作的思考

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是涉及每家每户的大事,我们始终把招生作为一项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工作,在认真细致摸底的基础上,充分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办事原则,因此,避免了许多不愉快的发生,也赢得了许多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只有靠我们不断努力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和加大教育的投入,才能真正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多层次的需求,使广大人民群众满意。

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局

二○一一年七月十九日


附:

2011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人数统计

青浦区:

年级

1+2+3

1

2

3

入学总人数

本市户籍

非本市户籍

临时居住证

公办学校

纳民学校

小学(一年级)

7485

3143

4342

 

 

初中(六年级)

4352

2675

1677

 

 

合计

11837

5818

6019

暂未统计

暂未统计

2010年义务教育阶段招收体育类、艺术类特长生人数统计

青浦区:

年级

小学

初中

学校数

学生人数

学校数

学生人数

体育类特长生

——

——

3

16

艺术类特长生

——

——

2

32

合计

——

——

3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