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青浦区人民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085号提案的答复
无
主动公开
无
无
2025.05.20
蒋晓红委员:
您在区人民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85号委员提案“关于加强小学生德育及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为了提升我区学生德育发展水平,青浦区教育局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文件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上海“大思政课”建设重点试验区(青浦区)建设工作和青浦区学校德育综改三年行动,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大中小幼纵向衔接、家校社横向贯通的一体化立德体系,坚实打响“上善”育人品牌。
针对您提出的几点建议,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践:
一、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和祖国观、民族观形成的关键期,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
我区各校每逢周一的升旗仪式,每日清晨的国歌唱响,每校根据校情举办的“我和祖国共成长”“我与国旗合个影”“清明扫墓”录制报国强国短视频、传唱经典爱国主义歌曲、“为中国梦而读书”等爱国主义活动;导师和班主任老师结合学科特点渗透的爱国主义情怀的学科教学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给类社会实践,用好我区陈云纪念馆等红色场馆资源等等都是引领广发学生深刻领悟“中国红”背后的精神力量。
二、细化落实“上善思政”建设行动
我区教育局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2024年申报并成功入围上海第二批“大思政课”重点试验区。制定并细化落实《上海“大思政课”建设重点试验区(青浦区)建设方案》,全面推动“大思政课”重点试验区建设。发挥“上善”文化资源优势,加强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融合,研发“上善思政”资源图谱。加强“上善思政大讲堂”建设。定期开展“上善少年”修身励志讲堂,“上善少年”展示活动,开展“红领巾巡讲团”“上善少年说”等系列主题活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提升班主任、学科教师、导师的思政教育理念与专业能力,积极构筑“上善思政”育人“同心圆”。
三、深入开展学校德育综合改革行动
依托学校每三年一轮的德育综改行动共同体,以项目推进为抓手,系统推进深入推进“上善”立德专项行动计划。指导中小学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征集优秀案例(主题班会)。持续打造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实景课堂”“行走的‘上善’思政课”等品牌项目,进一步开发“上善”区域德育课程。开展区域中小学德育工作调研,加强中小学德育科研,持续开展德育“德尚”系列项目和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和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四、协同推进育人共同体建设行动
为了落实《上海市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促进规定》《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加强区域教育资源的统整,聚焦“上善”文化内涵,指导中小学组织开展校外实践教育活动,将学生社会实践和项目化学习、跨学科探究、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积极推进“实景课堂”“行走课堂”建设,开展“共走长三角”红色研学、“进馆有益”微课题征集。立足社区,积极探索社区志愿服务、青少年学生校外课后活动的共建共享长效机制,以区少先队幸福实验校为抓手,培育区域少先队工作“幸福小主人”品牌。
今后,我们将继续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高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响“上善育人”品牌。不断深化理论认知,把握时代方位,深刻领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用主流价值引领成长,帮助青少年把握方向、明辨是非,坚定理想信念。坚持遵循育人规律,坚持守正创新,系统构建科学高效的上善育人体系。围绕“强国复兴有我”等主题,充分挖掘和运用本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创新融入思政教育。不断统筹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拓展社会教育大课堂支撑作用,坚持思政铸魂,五育融合,实践育人。不断加强科学教育和阅读教育,推进体育健体,美育润心,劳育强身,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衷心感谢您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高度关注与宝贵建议!我们将持续完善机制、压实责任,为青少年营造充满尊重与关爱的成长环境。
主办单位: 教育局
2025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