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关于对青浦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123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主动公开

2025.05.20

张宏洲 代表:

您在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所提出的第123号代表建议“关于发展智慧教育体系,推进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我区以《青浦区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为行动纲领,结合前期市级经验分享成果,从基础保障、应用深化、队伍建设等方面系统推进智慧教育体系建设。现将整合后的工作进展、下阶段重点及未来规划汇报如下:

一、现状与方案衔接:全维度实践核心任务

(一)强化基础保障:筑牢智慧教育“数字地基”

2025年,区教育局将构建基于组织中心、消息中心、应用中心、数据中心、物联中心等五大能力中心的区校一体化教育数字基座,形成覆盖区、校各级单位数据的整体联动、部门协同、入口统一、“一座”统管的数据服务体系。按照“物联、数联、智联”的原则,依据技术标准做好技术攻关,整合现有信息技术资源,建设各具特色的第三方教育应用,教师深度参与资源与应用开发,探索“标准化(基础应用)+个性化(应用插件)”排列组合的应用模式。

目前,我区累计投入超1500万元资金,聚焦网络、设备、机制三大维度夯实基础:

网络环境迭代升级:针对初期信息化基础薄弱问题,开辟数字化专用通道,采用独立带宽出口与先进WD无线技术,2023学年投入118.4万元、2024学年计划投入215.6万元用于网络安全防护与服务质量提升,目前74所学校中72所已实现“三个助手”稳定运行,网络延迟控制在50ms以内,保障课堂高并发场景下的设备故障率。

硬件设备规模扩容:2023学年配备6240台PAD及120辆充电车,2024学年新增9811台PAD及243辆充电车,实现小学3年级、初中6年级、高一年级全学科覆盖,并在2所整体试验样板校全校推广。截至2024年,全区PAD总量达16051台,充电车363辆,设备使用率达92%。

工作机制创新突破:建立“一二三四五”工作路径:成立1个领导小组统筹顶层设计,遴选34所“市、区”两级试验校(含17门试验学科、282个试验班级),组建管理、技术、教研3支团队,建立周例会、月通报等4项制度,推进环境保障、资源共建等5大任务。2023年以来,累计发布工作简报28期,召开例会16次,推动试验校办学水平显著提升。

(二)深化常态应用:激活教学场景“数智动能”

推动“三个助手”常态化应用,构建数字教育环境,通过角色体系构建与数据驱动,实现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1.四级角色体系赋能应用:

协调员:组建区级“教学数字化转型先锋团”,2023年开展“送教上门”32次,跨区联合教研(如与宝山、杨浦语文学科研修)8场,覆盖72所学校的1200余名教师;

服务员:教育学院各学科开展20多场数字化教研活动,如初中语文团队构建“三个助手支持下的单元教学实施模型”,通过“聚焦问题-实践探索-反思改进”路径,使学生深度学习参与率显著提升;

信息员:开发“三个助手数字看板”,实时监测74所学校的应用数据,2023年教师备课助手新建素材超10695个,教学助手互动课件播放超81万次,作业辅导助手学生答题超79万题,精准定位23个教学薄弱环节;

传播员:开展两轮案例征集,近200篇案例入选,徐泾中学英语团队“数据驱动精准教学”等经验在展示活动中推广,形成“征集-评选-分享”良性循环。今年,市数字化转型案例评比中,我区89名教师获奖,获奖比例在全市范围内位列前茅。

2.跨区协同深化影响:

2023年承办上海市中小学教学数字化转型展示活动,与杨浦联合举办展示研讨,初中历史、英语等学科市级展示活动在青浦举行,累计吸引全市多所学校、多名教师参与,区域经验辐射效应显著。

(三)集群项目攻关:破解转型瓶颈“精准施策”

针对“探索AI赋能教学新样态”要求,我区实施三级项目集群攻关:

第一轮攻关:机制与路径突破

聚焦21个攻关项目,邀请市级专家开展5场专项指导,重点解决“三个助手”推进机制与学科应用问题。例如,小学自然学科通过“AI实验仿真工具”,将实验教学准备时间缩短60%,学生动手操作规范性提升45%;

第二轮攻坚:数智能级提升

17名教研员牵头17个项目,探索AI在科学教育、精准教学中的深度应用。

成果辐射:从试点到范式

2023年以来,累计形成32个可复制的教学模型,其中初中语文“单元教学实施模型”被纳入上海市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

(四)队伍建设:锻造转型“核心引擎”

落实《方案》“5150”人才计划,我区构建“选拔-培养-实战-激励”全链条机制:

管理人才领航:选拔5名教育首席信息官(ECIO)与10名数字化专家型校长,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提升校长和管理团队驾驭数字化转型能力;

基础层:开展全员培训,覆盖74所学校的2000余名教师,完成4学时“三个助手”实操培训;

骨干层:120名教师参与“AI+学科融合”工作坊,开发学科实用工具,形成优秀案例汇编成册。

二、下阶段工作重点:经验迭代与精准攻坚

(一)优化基础环境:从“覆盖”到“提质”

网络与设备升级攻坚:

2025年完成剩余2所学校的数字化专用通道部署,实现74所学校全覆盖;新增的PAD设备配套开发“管控服务”功能,大幅提升设备运维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数据治理深度突破:

依托“数字看板”整合教学行为、设备运行等数据,2025年建成覆盖72所学校的应用数据库,提升“教师业务档案”“学生成长记录”数字化,为AI学情分析提供底层支撑。

(二)深化应用场景:从“工具使用”到“生态构建”

学科转型全面铺开:

以市级展示活动为契机,重点推广初中语文“单元教学模型”、小学自然“AI实验探究”等多个成熟范式,2025年开展跨区教研活动12场,辐射青浦经验,预计学科数字化转型覆盖率提升至70%;

智能工具创新研发:开发“AI对话助手”“虚拟科学实验室”“在线编程”等10个学科专属工具,在10所试验校试点“AI助学智能体”,提供24小时知识点答疑、学习路径推荐;

长三角协同深化:联合吴江、嘉善开展跨区域高质量课堂数据互通标准研讨,聚焦教学资源共享、学情数据互联等核心场景,梳理数据采集、格式转换、安全防护等技术规范。下一步拟推动三地试点学校接入互通平台,开展实时课堂互动、作业互评等应用测试,形成可复制的区域教育数字化协同模式,助力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三)队伍建设:从“能力达标”到“创新引领”

分层培训体系升级:2025年拟定开设“AI工具开发”“教育数据分析”等相关高阶课程,要求教师每年完成相关学时技术创新培训,通过“智能工具设计与应用”考核,提升教学数字素养;

专家团队扩容提质:选拔第二批20多名骨干教师加入区级指导团,形成“50人核心团队+100人辐射团队”结构,实现“送教到校”74所学校全覆盖;开展“ECIO工作室”跨校结对,5名ECIO每人带教2所薄弱校,推动转型经验快速复制;

评价机制创新:建立“教师数字素养动态画像”系统,从工具应用、数据解读、创新实践3个维度实时评估,结果与相关评选和绩效奖励挂钩,提升教师主动参与数字化教学的比例。

(四)标杆引领:从“单点示范”到“全域提升”

标杆校集群建设:在74所学校中培育10所区级信息化标杆校、5所市级人工智能实验校,重点突破“AI+全流程教学”“智能体赋能治理”等前沿场景。构建AI课程四阶育人链,打造“感知AI-理解AI-应用AI-创造AI”课程体系,创新“双师协同”模式:

小学段(感知AI):青教院附小开发“AI农场”课程,学生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监测作物生长,化身“数字新农人”;

初中段(理解AI):毓秀学校推出VR天文课程,借助数字基座“穿越”上海天文馆,3000余名学生沉浸式学习天体运行原理;

高中段(应用AI):复旦附中青浦分校探索生成式AI个性化学习路径,系统根据学生阅读数据动态推荐英文原著;

贯通培养(创造AI):工商信息学校与华为合作开设“昇腾AI开发”实训课程,学生参与企业级项目开发。薄弱校精准帮扶:

建立“标杆校+薄弱校”结对网络,每所标杆校对口支援1-2所薄弱校,2026年计划输出5个成熟案例、5套转型方案,重点解决农村学校“设备闲置”“资源不足”问题,提升农村学校工具使用率;

三、未来展望: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升”

(一)2026年收官目标

基础环境:74所学校全面建成“物联数联智联”基座,智能终端覆盖率100%,网络出口带宽达万兆标准,教育数据治理体系成熟运行;

应用生态:“三个助手”全学段使用率达90%,个性化学习案例占比提升至60%,区数字课堂每周开展超20课时,长三角智慧教育资源池初步建设;

队伍建设:教师数字素养全员达标,50名专家型教师牵头开发50个智能教学工具,形成若干市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教学范式;

区域协同:发布长三角智慧教育标准,跨区域联合教研常态化,区域教育数字鸿沟较2025年缩小50%。

(二)2027-2030年中长期愿景

教育公平新高度: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在课程资源、技术应用上实现均衡配置,城乡学生学业水平差异系数缩小,每个学生均可通过“数字画像”获得定制化学习方案;

教学模式新变革:生成式AI广泛应用于教案设计、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提升教师投入高阶教学设计、课堂探究式学习的时间占比;

治理体系新生态:建成“青浦教育大脑”,实现教育资源智能调配、质量动态监测、学生发展精准预测,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显著提升,成为长三角智慧教育协同发展标杆区。

后续,我区将以市级经验为起点,锚定《方案》目标,紧扣“基础扎实、应用深入、队伍精良、区域协同”四大方向,持续加大“环境-应用-队伍-治理”协同攻坚力度。感谢您的持续关注与指导,恳请您继续为青浦智慧教育发展提供宝贵建议,共同书写“数字赋能教育”的新篇章!

主办单位:青浦区教育局

2025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