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青浦区教育改革和发展 “十四五”规划专家咨询论证报告

主动公开

2020.12.18

2020年12月16日,上海教科研普教所专家组在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局对《上海市青浦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四五规划(修改稿)》(以下简称规划)进行了讨论、评析和认证。在听取了青浦区教育局相关汇报后,形成如下论证意见。

专家组认为,规划紧紧围绕谋划青浦教育发展新蓝图、建设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教育强区、打措施。规划整体框架结构清晰,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任务导向明确,反映出了青浦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认识、主要判造更高质量青浦教育品牌三个方面展开,并落实了具体保障断、核心共识和主攻方向。

规划系统回顾并总结了“十三五”以来青浦区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同时也分析了“十四五”时期区域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和新形势,明确了区域十四五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针对区域教育改革发展涉及到的各级各类教育,细化落实了具体的任务措施和行动计划,指明了青浦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方向和特色品牌,内容要素齐全。

专家组总体认为,青浦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是前期基础研究较为扎实,准确把握了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与未来形势。

规划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十三五”时期青浦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成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尤其是数据说话的特点比较鲜明。规划对“十三五”时期区域教育经费投入、各级各类教育普及与品质提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综合改革推进、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成效以及教育治理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梳理。通过准确、详实的数据和突出的案例,呈现了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及其成效,为明确区域教育发展方位,提供了强有力的客观依据。

规划细致客观研判了“十四五”及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青浦区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多重战略机遇与挑战交织并存的新形势,内外结合与软硬结合兼顾,既体现了与2035教育现代化发展远景对接,又着眼于当前及“十四五”时期的突出问题。规划聚焦城市发展需求,结合人口发展趋势和教育供需状况,客观分析了区域教育发展的主要机遇和挑战,明确了青浦教育服务青浦区对接国家和上海市发展战略的定位和需求,为推动区域教育在十四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提出了鲜明的战略导向。

二、理念原则科学务实,目标思路定位清晰,全面勾勒了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蓝图。

规划提出了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突出了打响区域教育服务品牌的共识和追求。“指导思想”中提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的系统改革,体现了对区域教育改革的整体安排和系统推进。提出全面打响“上善”育人、“实验”改革、“融合”发展教育服务品牌,既是对青浦优秀教育传统的继承,同时也是面向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的有力体现,符合青浦实际,凸显青浦特色。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青浦区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指标,基础性、保障性与发展性兼顾,彰显了特色发展与内涵发展的时代要求。规划从健全的现代教育体系、均衡的教育资源覆盖、完善的教育设施布局、专业的教师队伍素质以及高效的教育治理体系等方面,定性描述与定量约束相结合,全面描摹了“十四五”时期青浦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

三、任务举措明确,特色亮点鲜明,具体指明了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路线图

规划提出了“建设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教育强区”,从教育资源布局优化、创新示范引领和优质教育资源集聚效应释放等方面,明确了与城市功能定位相配套的教育发展基本格局。同时围绕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聚焦提升保障能力和办学水平两个方面,针对不同类型教育的发展任务和目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具体的改革举措并提出了行动任务和建设计划,定位清晰、任务明确、可操作性较强。

规划提出了“打造更高质量青浦教育品牌”,围绕育人模式、课堂教学、办学机制、人才队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突破攻关,充分整合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力量和优势,打响“上善”立德、“实验”改革以及“融合”发展的区域教育品牌,并逐一列出了具体举措,展现了区域教育特色化、品牌化的发展思路。此外,在教师队伍、教育信息化以及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等方面,明确了行动重点和思路,为品牌的打响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结合上述判断,专家组建议进一步聚焦以下几个方面,调整优化规划设计思路和具体举措。

(一)背景目标部分

1.关于成果总结和形势分析,建议增加以下内容

一是有关疫情应对与挑战分析。“发展成果”总结、“面临形势”分析,建议围绕疫情应对、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带来的挑战,简要适当增加内容。

二是有关青浦新城教育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五大新城”建设,“十四五”高质量发展需要“新城发力”。建议“面临形势”分析或“基本原则”表述,把市委市府区委区府关于新城发展的基本定位、基本要求做适当分析基础上,从教育发展角度做出适当论断,进一步强化、彰显青浦新城教育的特色,为后续相应任务做铺垫。

三是有关进博会、长三角国家战略。建议进一步突出两大国家战略分析,明确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提升青浦教育“十四五”规划的站位和水平。

3.关于发展问题的提炼。建议在“二、面临形势”部分的最后,基于上面三个方面的形势分析,凝练出几句话点明区域十四五教育改革发展重点解决的主要问题。

4.关于主要指标。建议增加“教育人才队伍中研究生学历比例”或“中学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比例”;增加反映家门口的优质学校丰富扩大、示范学区集团创建、教育信息化深度应用等方面的指标。

(二)主要任务部分

1.关于“打造更高质量青浦教育品牌”。教育品牌内涵、亮点、突破点的再梳理。如“上善”立德品牌,目前将工作层面的五育基本都纳入其中,与其它各区的区分度不明显。相应的品牌内涵聚焦不够,且品牌价值不突出,需要进一步提炼“上善”立德品牌的突出亮点和举措。再如“融合”发展品牌,特色内涵需要进一步明晰。建议紧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相关内容进行适度整合,突出区域教育发展的战略优势。

2.关于突出亮点和显示度。长三角发展示范区是新的增值点,要加重这方面的规划设计。建议将长三角示范区建设单独列为一部分,整合文本中其他部分有的相关内容,增加长三角示范区建设的显示度。比如,在推进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新机制建设、深化产教统筹融合良性互动、探索形成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机制,布局建设一批有集中度、显示度的高品质教育服务品牌、五年贯通制新型职业学校、建设若干校企共建共享、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市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方面,在规划中要有更加细化的落实。

3.关于与国家和上海市“十四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对接和呼应。一是建议在“育人模式改革”中增加关于创新创造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内容,可以结合华为项目配套未来学校的规划建设,以点带面推动面育人模式的改革探索;二是建议在“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部分,结合区域课改重点,融入双新推进的相关内容,为后续课程改革、教与学方式转型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