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上海市中小学《书法》教材教法实践研究”项目结项论证会在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举行 2019-06-03

翰墨雅韵,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国粹盈香,中华文化历久弥芳。

2019年5月30日(周四)上午,“上海市中小学《书法》教材教法实践研究”项目结项论证会,在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修业楼201室举行。出席论证会的有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科研部周坤亮老师,项目论证评审专家黄浦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赵其坤老师,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原院长郑少鸣老师,嘉定区美术书法教研员沈琪老师以及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研修中心副主任周根妹老师,项目主持人青浦区美术书法教研员张梅凤老师,上海市中小学拓展型《书法》教材责任编辑、上海市书画出版社何洁老师,项目组核心成员孙建军、陈龙林、沈海青、张为林等四位老师。项目论证会由周坤亮老师主持,按照项目汇报、专家交流、评审鉴定三个流程依次进行。

1.JPG

 “上海市中小学《书法》教材教法实践研究”项目是以上海市中小学拓展型课程《书法》新版教材(一套13册)为载体,以全市近500所首批使用校为基础,着眼于有效发挥其资源优势,有序推进学校书法教学工作的开展,使教师有研讨书法教学经验的机会,有提高书法专业素养的平台,引领全市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上海书法教育的优势,打造优秀书法教师队伍,使上海中小学书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前瞻性和研究性。项目由市教委教研室指导,委托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牵头负责进行实践研究。其宗旨是研究与服务,起讫时间为2016年11月立项,12月启动至2019年3月结项成果展示。为期两年多,姜虹院长亲自关心,张梅凤老师用心组织实施,以问卷调查分析起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先后开展了32课时融教材解读、书写技法和科研辅导的专题培训,组织开展了10次“翰墨雅韵,国粹盈香”主题的教学示例展研活动,形成了围绕一套教材,依托一个项目,集智一个团队的项目实践与研究格局。项目组联动本市10个区16所学校18位教师示范引领,为全市各中小学校推广使用与研究实施《书法》新教材起到了积极作用,表现出形式新颖,思想鲜活,行动踏实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本市在落实中小学传承祖国传统艺术文化的推行决心和力度。为使汇报直观、具体、清晰,项目主持人张梅凤老师先藉以播放项目历时两年的实践研究专题片引入,再分别从项目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目标与内容、过程与方法、成果与结论、启示与展望等五方面进行具体汇报。项目组成员代表孙建军老师和出版社何洁女士也作了互动交流。

2.JPG

在观看视频、听取汇报后,三位评审专家分别进行了评审意见陈述。他们一致表示,此项目行动方案制定建立在现状的调查分析基础上,目标清晰明确可检测,达成度高;推进工作进程始终保持着主动回应书法教学实践需求,将书法育人的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目标落到了实处;项目团队来自一线书法教学专家、教材专家、市区教研员、书法家以及各级行政领导,他们的合作助力使得项目顺利推进,在理念和知性上达成了相当的高度和深度,在专业视野和辐射面上展现了相应的广度和宽度,呈现了项目工作的整体性优质。此外,项目研究成果集,形成了书法教材教法全面、系统、丰富、鲜活的培训课程资源,可望在大面积深入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最后,经专家组综合评议给出了优秀的评定结论。

3.JPG

主持人周老师也忍不住感怀,做项目不容易,面向全市16个区的项目推进工作更难,但青浦的团队在各方助力下勇于挑战,攻坚克难,成果丰厚,值得肯定!并宣布本次论证会圆满结束。

            (供稿:毓秀学校 沈海青 摄影:徐泾小学 张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