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评价与作业设计——青浦区初中英语学科九年级阅读教学培训 2019-10-28
2019年10月23日,秋高气爽。以“基于《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评价与作业设计”为主题的研修活动在青浦区华新中学顺利举行。青浦区九年级英语教师70余人参加了活动,活动由华新中学英语教研组长韩卫平老师主持,教师进修学院课程教学研修中心初中英语教研员陆京炜老师做了活动总结。活动有五大板块组成。
课堂展示
课堂教学环节一共展示了两堂课,分别是华新中学祁璐璐老师执教9A Unit 3 Head to head 第一课时以及实验中学郭琦君老师执教9A Unit 5 More practice How to improve your memory.
祁璐璐老师首先借助《一条狗的使命2》宣传片作为导入,引出本课的内容“养狗究竟好与不好”的话题,让学生有点身临其境的感觉。之后引入本文文体——议论文文体。祁老师在分析议论文的时候采用了“思维导图”的模式,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议论文的四个要素,即:观点——论点——论据——结论。在用Emma的观点分析了全文之后,学生脑海中有了用思维导图分析议论文的概念,然后让学生自己将Matt的观点付诸于实践,并用希沃软件投屏。在课后活动中,将现在社会热点话题“二胎”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写出议论文四要素并在此基础上画出思维导图。
郭琦君老师以课文Reading引入关于记忆的话题,以旧引新,并以课文中的link method引出本课的主题:How to improve your memory。郭老师对全文的解读分为三大块,分别是粗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细读各段,了解文章写作框架;总结全文归纳框架和要点并展示。在粗读部分,要求学生只读文章各段的第一句话并且分段,让学生体会此类文章中每段的第一句话的重要性,并指出通常段首的第一句话都是主题句。细读是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进行的,让学生找出相关内容填空,而后再解析思维导图构建的框架的意义,同时揭示主题句和例子在文中的使用使得文章更加具体和生动。最后小组讨论,四人一组,让同学运用课堂所学的思维导图,主题句,事例的内容为“How to deal with stress”这一话题构建写作框架,为作业的完成作铺垫。
两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不时进行生生评价、师生评价,给与会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说课评课
祁璐璐老师和郭琦君老师分别就自己执教的篇目予以说课,徐泾中学卢燕老师、沈巷中学沈俊杰老师、崧泽中学邵巍老师、金泽中学顾秋红老师进行评课。
首先四位老师对这两堂课予以高度评价。卢燕老师提到四个亮点:祁老师对教材进行批判性接受,将论据按重要性重新排序;将mind map 应用到Matt所陈述的观点中;在post-task 环节设定二孩问题让学生讨论,与原本的课文内容相关;课上用到高科技产品希沃软件投屏,展示学习成果清晰便捷,便于学生相互评价。沈俊杰老师归纳的优点为:祁老师把握住了议论文教学的核心,即观点、原因、支撑句;给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梳理文章结构;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二孩问题学生有话可说;工作单设计很用心,教师一点点进行引导。同时建议:排序时间花费有点多,是否可适当调整。
邵巍老师认为郭琦君老师教态从容、优雅,语言准确、标准;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准确,知识点提炼精确;运用自我评价表和思维导图将过程评价可视化,易于操作。顾秋红老师表示郭老师上课全英文,虽然语速快,但指令非常清晰明了,要求学生思想高度集中;整堂课容量大, 教授学生掌握阅读技巧,特别是主题句的重要性;通过阅读教学指导写作,引导学生运用自我评价表进行自查,值得学习。
主题交流
华新中学李艳梅老师及青浦一中沈瑜老师进行主题交流。
李艳梅老师交流的主题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形成性评价多样性探索》,以祁老师的课为依托,就备课组在形成性评价方面的一些实践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交流:1. 考纲为依据,深度解读文本,设计评价形式2.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及时完善评价方式3 以学生发展为目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促进形成性评价。
沈瑜老师作了名为《基于<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的初中英语阅读作业设计》的主题交流,从作业时空形式,作业内容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和作业评价三方面进行了交流。沈老师列举了平时教学中的例子,使得她的交流分外生动有趣。
青浦一中初中英语教研组长周燕老师就青浦一中研修基地的工作进行了汇报。周老师介绍了研修基地最近三年的研修主题,并就今年的研修主题“单元教学评价与作业设计”中所遇到三难:难学习、难展示和难操作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总结发言
最后的板块由教研员陆京炜老师做总结发言。陆老师首先解答了周燕老师提到的难题。她认为对教师来说,应该研究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研究过程中,首先要将所要研究的对象的概念界定清楚十分必要,随后,要提炼所要研究的问题中关键词,了解其内涵,并在此基础上理清思路。陆老师就今天上的两堂课谈了自己的感想,她很欣赏两位老师在阅读课设计上的新的探索,尝试将课堂交给学生。同时,也指出日常教学中要关注整体的设计,而不仅仅局限于一节阅读课的设计。另外,英语课堂上需要做好输出与输入的平衡,精讲多练不等于不讲,语言课堂中,学生也需要一定的语言输入,来获得足够多的语言刺激,才能保证语言输出。此外,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需要关注获得能力的过程,而不只是问学生要结果。
历时三个多小时的研修活动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与会老师收获颇多,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