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考促学,九年级语文期中质量分析研讨活动在青教院附中举行 2019-11-26
11月21日下午,九年级语文期中质量分析研讨活动在青教院附中举行。全区九年级语文老师和各校语文教研组长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第一阶段邀请了金泽中学杨裴苗、凤溪中学邱燕飞、东方中学张经暐,和实验中学叶剑红等四位老师分别就各自学校本次期中考试情况进行交流。杨老师和邱老师从任课教师角度分析个人任教班级考试情况,张老师和叶老师则从备课组角度对整个年级考试情况进行分析。老师们就“试卷命制”、“答题情况”、“改进(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发言。
老师们充分肯定了各校期中考试试卷呈现出的一些变化和亮点,如:理解性默写的题型、诗歌和文言文的比较阅读,课内文言文的比较阅读等。这些题型上的变化都源自于命题老师对《2020年上海市初中语文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的解读和探索,为初三后阶段教学提供指引。
四位老师还分析了学生答卷中暴露出的一些共性问题:对文章材料内容之间的组织、联系理解不到位;对文章中心主旨的把握不全面;遇到相似题型比较时不能准确辨析;学生的思维不严密,缺乏深度等。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老师们提出了改进措施:讲新课要讲深、讲精、讲透;落实考点要做到精准教学;试卷和练习讲评要慢一点、讲透、讲扎实;课内课外的阅读力求做到学一篇、做一篇而能会一类。
活动第二阶段兼职教研员汪春芳老师作了题为《在学科素养指向下的“以考促学”》的微报告。汪老师以命题者的身份,就试卷形成的思路和后续的改进向与会老师分享了自己的体会,提出试卷命制最主要的依据是《2020年终结性评价指南》、《课程标准》(2011版)和《上海市初中语文学科基本要求》。
汪老师还通过对过往五年文言诗词的考查形式的梳理分析,引发与会老师一起思考探讨“围绕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可能会有的考查形式”,并从统编教材使用的角度提出了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如何将教材与知识考点相结合?在九年级“名著导读”中该如何落实?
最后,汪老师从后续教学的关注点出发给予老师们建议:通过对双向细目表的使用、对学习水平层级的认识、对配套练习册的使用来加强命题研究,提升命题能力;做好质量分析,寻找学生能力增长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做好试题的研究、借鉴(包括对外省市中考真题的研究和借鉴)、选择和运用;教学应当根据统编教材的特点,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本次研讨活动紧紧围绕“质量分析”、“双向细目表”、“学习水平”、“《终结性评价指南》”等关键内容进行研讨,不仅强化老师们命题研究意识,充分认识质量分析的重要性,更引发了大家去思考“如何将统编教材与之前沪版教材合理衔接、与九年级教学实际有效结合”。
(供稿:汪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