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把握单元重点 关注理解与运用——逸夫美术片民族民间艺术主题单元教学研讨活动 2019-12-09

2019年12月5日(周四)下午1:00,逸夫美术片“把握单元重点,关注理解与运用——民族民间艺术主题教学研讨活动”在逸夫小学如期开展。逸夫片组美术教师们齐聚逸夫小学,参与并探讨关于小学美术单元课程下“民族民间艺术”主题的教学教法。

本次活动基于区“把握单元教学重点,关注理解与运用”主题, 聚焦小学四年级美术“感受民间艺术”单元展开教学实践研究。通过对片民族民间单元课程教学研讨,以增进学生对民间泥塑、套色剪纸等民间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的了解,感受民间艺术的造型、色彩的独特之美,形成综合运用泥工技巧,捏塑民间吉祥物,剪刻套色剪纸的能力。

1.JPG

活动分两部分内容开展。首先,老师们集中观摩由逸夫片片组长丁涛颖老师和垓心新教师王咨淇老师合力展示四年级美术“感受民间艺术”单元第一、第二课;课后研讨部分,两位执教教师先作单元教学反思说课,片组教师集中展开教学研讨。

一、民间工艺进课堂、传承文化融教学

首先,活动由丁涛颖老师执教四年级《我们的吉祥物》,通过祖先留给华夏儿女每人一个吉祥物引入本课。了解传统十二生肖吉祥动物的寓意及表现造型。丁老师通过3分钟整体塑形,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锻炼灵活性及捏塑整体造型的能力;复习民间传统剪纸基本纹样,引导学生尝试利用纹样组合成吉祥寓意的泥塑纹样,这一设计着实让孩子们开动了一把小脑筋。丁老师充满传统气韵的语言时刻提醒孩子们,今天做个“传统民间泥塑工艺的小匠人”去打造自己独具匠心的泥塑作品,让学生更加有信心去创作自己的吉祥物。课堂浓郁的“传统味儿”时刻感染着老师与学生们。最后学生作品的展示运用了原木组合的小展台,也让学生和听课的教师眼前一亮,作品整体效果很有视觉冲击力。

2.JPG

第二节课为王咨淇老师执教的单元第二课时《套色剪纸》。课程设计环环相扣,材料运用巧妙精彩。王老师通过与丁老师课程中纹样设计相互联系,使之单元课程呈现递增衔接。在题材运用上,王老师尝试了让学生剪个蝴蝶造型,不仅方便孩子们想象,蝴蝶的大翅膀更是打开了孩子们设计纹样的兴趣。其次,王老师在材料探究中运用水晶膜胶纸与中国结的结合,“现代”与“传统”的巧妙碰撞感染着与会教师和学生。如何在传统文化深远的民族民间课堂教学中,与现代材料自然融合的巧妙契机与方法,值得我们作深入探索。

二、教学课程凝团队、单元研讨联片组

接着,根据本次集中观摩的民间艺术单元课程《我们的吉祥物》和《套色剪纸》教学内容,片组教师们围绕研究主题开展深入的互动交流。重固小学孙晓波老师、赵利君老师、顾夏蓓老师、白鹤小学黄雪芳老师、丁海燕老师纷纷对单元教学设计与教学观摩进行反馈交流,对两位老师的精心准备,营造充满审美愉的情境、丁老师吉祥物造型塑造的智慧导引、王老师巧用中国结和蝴蝶形象激励学生表现富有传统审美意义的套色剪纸,让民族文化巧妙融合,均给予了高度肯定给予。从本次的单元教学设计、现场教学观摩以及美术教室环境布置,均可以看出逸夫小学有一支优秀的美术教师团队,强大的凝聚力呈现了优秀的课堂、优秀的学生、优秀的作品。

3.jpg

活动最后,由片组组长丁涛颖老师总结并汇报了关于逸夫片单元课程教研成果以及片组继续努力的方向与目标。

(供稿:赵屯小学 张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