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汲取学科素养 助力课堂花开——中小学科学教师赴上海市昆虫博物馆学习 2020-11-16

2020年11月12日,来自青浦区不同学校的中小学科学教师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昆虫博物馆生物知识与技能培训。

上午,老师们来到了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的上海昆虫博物馆。上海昆虫博物馆隶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其前身是建于1930年的震旦博物院。目前馆内收藏的昆虫标本100多万件,是我国大型的专业昆虫展馆。

1.JPG

进入展馆一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昆虫的起源和发展史,接着工作人员分别为我们介绍了昆虫的近亲;昆虫的眼、口器、触角、翅和足的不同类型;昆虫的栖镜。还有蝴蝶与蛾子的区别,在印象里蝴蝶都是五彩斑斓的,而蛾子都是灰扑扑的,通过标本发现了实际上也有很多很多各种各样颜色各异的蛾子。最后是各种有趣的世界名虫。来到展馆二楼,这里展示的是各种各样的昆虫标本。二楼的标本大多来自国外,一楼的标本都是国内的昆虫物种。

2.JPG

参观结束后,老师们来到了体验馆参加体验活动。52位老师分成两组,在昆虫博物馆黄健波老师等的指导下,一组体验唇膏的制作,一组体验抽丝剥茧。在老师们饶有收获的互动体验中结束了上午的培训活动。

下午,由上海昆虫博物馆的殷铁生馆长和黄健波主任带队在青西郊野公园保育区进行实地考察。活动伊始黄老师介绍了野外考察的各种工具及其用途和野外考察的注意事项。在殷铁生馆长和黄健波主任的实地指导下,老师们提取了尺蛾翅上的鳞粉,捕捉到了蜻蜓的幼虫,用筛网清理表面的腐殖土,在显微镜下观察甄别螨虫……知道了各种捕捉昆虫的技巧。活动的最后由黄健波主任对今天的活动进行了总结。

这是青浦区初中科学和小学自然学科共同组织的一次生物考察和标本制作实践培训,旨在唤醒中小学科学教师对自然生态的关怀,强化对自然生态中动物的认识,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科学教师有关生物学内容的教学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有益探索。

(供稿:尚鸿小学  吴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