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 导向深度 促进发展——青浦区小学美术逸夫片“彩泥”专题单元教学研讨活动 2020-11-16
2020年11月12日(周四)下午1:00,小学美术逸夫片组围绕“整合资源 导向深度 促进发展——小学美术“彩泥”专题单元教学研讨活动”,在青浦区进修学院附属小学如期开展。隶属片组的各校老师准时抵达活动现场,并积极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基于区“整合资源 导向深度 促进发展”主题, 聚焦小学五年级美术“感受民间艺术”单元中《捏塑人物》、《民间彩塑》、《玩偶巧制作》三课展开。通过阅读“感受民间艺术”单元规划、研究者说课与研讨以及拓展学习活动,增进教师对捏塑人物、民间彩塑及综合塑造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从中感受民间艺术的造型及色彩的独特之美。
活动共有三个议程。首先是片组各位教师参观行政楼三楼艺术长廊“民间艺术”主题学生展品。紧接着抵达学校的“书韵书画”教室,由青教附小石佳伟老师、赵屯小学张巧玲老师及逸夫小学潘逸唯老师依次对自己承担的五年级“感受民间艺术”单元中相关课例进行说课研讨。最后,片组内各位教师参与制作彩泥八音盒活动。
一、巧思构建民间美术新课堂
本次片活动由青教院附小姚玉佩老师主持。姚老师细致解读本学期片组的研究主题及研究目标,并以张巧玲老师的单元目标为例,引导片组进行“彩泥”专题单元探索。鼓励教师把握基础知识与技能,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进而帮助学生形成学科思维,加强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活动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形成特色的单元教学课例。
随后组织三位青年教师进行片组说课交流。单元第一课《捏塑人物》是由青教院附小石佳伟老师承担。石老师计划用“丰收”主题激发学生创作灵感,以两人合作的方式在课堂上捏塑辛勤耕作的人物形象。本课的最大亮点是采用浮雕的形式表现主题创作,作品效果细致生动。第二课《民间彩塑》是由赵屯小学张巧玲老师承担教学。张老师选用民间巧匠“泥人张”的工艺作品做本课导读解析,巧设表现方式化繁为简分层规划教学任务。第三课《玩偶巧制作》是由逸夫小学潘逸唯老师承担教学。运用捏塑、剪贴、包裹、缝制等技能,以综合材料巧妙制作可以摆放的“小玩偶”。潘老师选材细致且多样,综合组合各种材料根据学生喜好组合展现趣味玩偶形象。
二、教学课程凝团队、单元研讨联片组
随后,根据三位教师说课内容片组教师们开展了深入的互动与交流。逸夫小学丁涛颖老师、青教院附小姚玉佩老师以及重固小学孙晓波老师分别对三位教师的单元架构提出了宝贵建议。如姚玉佩老师指出,单元内三课整合感可以从关联教学内容着手。关联之处可以是同一主题亦或是同类民间元素;重固小学顾夏蓓老师、王利凤老师、赵屯小学孙文君老师等也纷纷对三位教师的课表示赞许也提出了各自的想法。三位教师精心准备,营造民间艺术感的教学情境。无论是从本次的单元教学设计,还是教具材料的选择,均可以看出片组内三位美术教师团队强大的凝聚力。
活动的最后,片组长姚玉佩老师组织进行了本次研讨的单元拓展环节“捏塑超轻粘土八音盒”。老师们沉浸其中,享受彩泥及民间美术的制作乐趣,最后呈现的作品突显审美,生动有趣。
(供稿:重固小学 顾夏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