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整合资源 导向深度 融合发展——青浦区青教院附中片“质朴的民间工艺”单元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2021-05-17

2021年5月13日(周四)下午,在上海市博文学校开展了围绕区美术学科研修主题“整合资源 导向深度 融合发展”,聚焦七年级美术“质朴的民间工艺”单元,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活动由轮岗片组长青教院附中王思源老师主持。

1.jpg

【课堂教学观摩】

首先由博文学校周聪老师执教《质朴的民间工艺——鱼儿翩翩》一课。课上周老师向同学们展示自己亲手编织的小袋子,巧妙地导入本节课主题。通过名作欣赏、知识讲授、学习单学习、微视频演示解读,引导学生尝试用湿润的玉米皮,通过田字结的编法,用压、穿、捆的技法来制作完成一条编织金鱼。周老师清晰的教学流程,给学生留出了足够的自主探索和创作实践的空间,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编织的乐趣和巧妙。最后学生也在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达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被眼前的创意深深吸引的与会老师们也亲手制作了一条编织小鱼,老师们纷纷表示编织乐趣无限,且技法专业,充满挑战,值得深入研究。

2.JPG

随后,与会老师观摩了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刘宇清老师的七年级美术课堂实录《独特的装扮——创制艺术节面具》一课。视频中,刘老师在课程导入部分呼应六年级《创制提线木偶》一课中的“五浦游学记”剧本内容,通过五浦小君更新的新剧本,为同学们创设了一个海纳百川的艺术节情境,并通过微视频回顾了各小组学生在分工、面具构思和任务书的情况。接着,通过有趣的大转盘组织学生交流分享自己小组主题面具的研究资料,从中知道面具夸张变形、色彩富有寓意的艺术特点。刘老师也亲将亲手制作的尼泊尔面具分享给同学们,仔细介绍如何利用废旧材料表现出面具的夸张特点,得到了学生的连连赞叹,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为了提高和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刘老师交流分享、微视频示范演示,组织学生交流材料的选择、小组任务分工的情况以及面具制作方法和步骤。最后,学生在欢乐轻松的音乐节奏和小主持人的引领下,开展了别开生面的面具走秀活动。让学生成功地完成了五浦游学记中创制艺术节面具的任务,充分展现了巧用地域文化的独特面具,展现了海纳百川的艺术特色。

3.JPG

【主题研讨】

观摩玩两位老师的教学后,片组老师们不仅为两位老师精彩的课堂点赞也展开了头脑风暴,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佳信学校夏富奎老师率先发言,表示周老师选材巧妙,编织有创意,金鱼造型生动,且将历史悠久的编织文化充分融进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编织的魅力和文化底蕴,对周老师为编织艺术教学的用心表示肯定。对刘宇清老师这节充满挑战和创新形式的课表示敬佩,不仅充分培育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让课堂充满乐趣和挑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自信心;白鹤中学项丽洁老师表示,周老师的编织课程扎实稳重,环节清晰明了,选材因地制宜,设计课程的难度也适宜本校学生能力基础,学生作品完成度高且学习热情高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编织的积极性。与会老师们也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并给予两位老师勇于探索的精神表示赞赏。

4.JPG

最后,片组长王思源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简要的总结。首先,对博文学校周老师和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刘宇清老师的努力付出和精心准备表示感谢和肯定。同时,鼓励片组老师能根据校情和学情,尝试开展此类创意课程,形成校本化的研究案例,提高自我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相信通过团队不断的深入思考与实践探索,定能让中学美术学科单元教学更好的推进,让学科核心素养更好的落地。

 

撰稿:青教院附中  王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