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青浦区高中思政学科“双新”推进区校联合展示活动在青中举行 2021-05-21

2021年5月18日下午,青浦区高中思政学科“双新”推进区校联合展示活动在青浦区高级中学举行。活动由青浦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研员李碧玉老师主持。参与此次活动的有本区全体高中思政课教师、区学科种子计划团队成员、长三角地区嘉善高级中学思政课教师,以及来自新疆克拉玛依市的高中思政课教师,活动还特别邀请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正高级教师阎俊老师莅临指导。

活动从课堂观摩开始,全体教师先后观摩了高一年级同课异构的两节课《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分别由青浦高级中学高诗伟老师和嘉善高级中学顾芳芳老师执教。高老师的课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如何保障人民利益”为主议题,以近期城乡基层换届选举为切入点,课前引导同学开展探究,带领学生从课堂走向社区、乡村,并选取张马村——全国美丽乡村去走访,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悟人民群众如何通过丰富的民主实践活动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现基层自治。课上通过学习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以社区居民和学校成员身份去发现问题(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垃圾投放、流浪猫狗处理等问题),分析问题,尝试为解决问题提出合理方案或建议,感受我国基层民主的内涵和作用途径,进而认同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增强公共参与意识,提升实践能力。

1.jpg

顾老师的课以“人民如何当家作主”为主议题,设置了“我了解”“我实践”“我感悟”三个环节,从班级管理中的民主因素引入基层民主,让学生在了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及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等内容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情境创设,组织学生分组活动,强调学生的活动体验和表达训练。从家族村落的选举方案的制定,到问题频出的社区管理条例的讨论,再到小区相关经费使用的监督条例的讨论,在学生的思维碰撞中,顾老师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引导解决,让学生亲自感受基层民主自治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丰富的课堂活动将教材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新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了学科理解和认同。

2.jpg

课后,教研员组织了评课交流。教师们根据课前下发的主题教研听课记录单,结合课堂内容开展了有主题的交流研讨。各校教师围绕学习活动设计的有效性,分别从课前活动、课内活动、课后活动,活动议题、活动情境、关键问题、学生活动表现、对生成资源的捕捉和处理等等方面进行了评课,指出了教学设计和实施中的好的做法以及课堂中出现的有待改进的细节。总体而言,大家普遍认为这两节课虽为同课异构,但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能一定程度上体现思政学科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理念和双新背景下的课堂实施要求。

3.jpg

听课教师交流之后,李碧玉老师进行了评课小结并为大家做了专题讲座《“双新”背景下思政学科学习活动改进的实践研究》。李老师通过对此次教研主题“把握学科核心素养、聚焦探索活动设计”的解读,进一步帮助大家理清了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知识、素养与活动之间的关系,并从“扎根课堂,发现经验和问题”“开发模板,引领行动和探索”“提供工具,促进学习和反思”“搭建平台,分享智慧促成长”四个方面介绍了我区思政学科围绕“双新”推进进行的实践和探索,梳理了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中的典型问题,并提出了面对问题的应对思路和努力方向,给在座的老师们以启示。

4.jpg

活动最后,特邀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正高级教师阎俊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指导。阎老师首先指出本次活动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学习形式,全体教师围绕共同的教研主题,通过课堂观摩、说课交流、评课研讨、主题发言等方式,回应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中的各类问题,展现教学实践中的真实困境,发现有效的做法,提炼经验和警示,是一种扎根实践的有效的学习方式。阎老师对两位开课老师也给与了较高的评价,她认为要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思政课教师也应该具备学科核心素养。在思政教师的必备素养中,学习活动设计的能力和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在有限的课堂时空背景下,通过学习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自主构建认知;尤其是在当前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出有价值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实现认知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提升。

5.jpg

结束时,大家都觉得意犹未尽,收获满满。本次活动为后续“双新”推进坚定了信心和方向,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践行新课程理念、实施新教材新课堂提供了新的动力。

 

撰稿:李青青

审核:李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