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在线教研活动 2022-03-24
为加强上海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创新教研形式,2022年3月20日下午两点,主题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在线教学经验交流”的青浦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在线教研活动在腾讯会议如期进行。参加本次活动的有青浦区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熊江婷老师、各校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共计80余人。
首先,各校教研组长结合本校教师教学实际和经验做法,围绕“如何在道德与法治学科在线教学中有效使用关于‘抗疫’的鲜活材料”这个问题进行交流分享。实验小学王芳老师分享了本校教师智慧地将“抗疫”这个鲜活的素材运用到课堂互动和组织学生完成课后实践活动作业的具体做法,在学完《我的家在这里》后,让学生完成一份有趣的作业:制作一张感恩卡,感谢防疫志愿者坚守抗疫一线,日夜奋战的辛苦。学生通过画一画、写一写,表达了心中对抗疫志愿者们的感激之情,老师将从中选出制作精美的感恩卡在学校网站和班级群中展示。
实验小学学生制作的感恩卡
徐泾第一小学董丽老师介绍本校教师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以及学校德育活动进行整合,实现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在主题为“相约云端练本领 齐聚‘泾彩’绘幸福”的线上学习期间课余活动推荐中,有“热爱劳动我光荣”“居家运动我健康”“居家节能小达人”等专题活动,教师将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动、游戏环节与体育学科,将探究性活动与自然学科相结合,并且在三年级开展“我敬佩的人——身边的抗疫感人故事分享”活动,学生交流的故事都是生动的教学资源和学习素材,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徐泾第一小学线上学习学生课余活动推荐方案
徐泾第二小学刘玲老师介绍了本校教师把握好源于生活的“热点”,让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的一些做法。五年级在开展“云”微队课时,结合五年级下册第3课《我参与 我奉献》内容,现场连线几位在社区担当防疫志愿者的家长分享在社区服务中一些印象深刻的事,再让学生谈一谈对自己父母担任志愿者的感想,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参与公益的“志愿者”所带来的正能量,也理解了服务社会不分大事小事。
徐泾第二小学学生对自己父母担任志愿者的感想
豫英小学张文强老师提出可以结合道德与法治空中课堂教学内容,选择与抗“疫”相关的视频、资料、新闻等引入课堂,加大教育力度。有的老师创造性地采用“微课+讲解”的方式进行授课,从纪录片《中国制造》节选片段切入四年级下册《这些东西哪里来》教学中,从口罩和防疫物资的制造,引申到当下疫情环境下,许多志愿者为了社区工作的正常开展,默默付出,日晒雨淋坚持为大家做好服务。
豫英小学学生制作的小报
宋庆龄学校王向禹老师介绍了将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与班级沙龙活动结合在一起的做法。在一年级下册《风儿轻轻吹》这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风儿能带去我们的祝福、感激、思念……,你想让风儿带给谁?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以绘画、文字、视频等形式生动地呈现出来,真挚地表达了对奋战在一线的所有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感激之情。
宋庆龄学校学生的视频与绘画作品
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钱程婧老师交流的是“妙用圈子,活用身边的‘抗疫’材料”,主要介绍了本校教师结合课堂内容和身边事,使用钉钉平台的“圈子”功能与学生进行互动。例如根据三年级下册第5课《我的家在这里》的空中课堂教学视频中所提出的问题“你所在的小区环境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课后利用核酸检测排队时间欣赏小区美景,并将所见所想分享到钉钉平台。
青教院附小学生发布在钉钉朋友圈的文字和照片
崧泽学校周志杰老师介绍本校三年级教师在教学《我的家在这里》时运用晓黑板问卷调查功能,结合教材中的提问“你知道居委会、村委会、小区物业都负责什么工作吗”,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完成问卷调查,并从中感受到这些工作人员在用自己的坚守为抗疫贡献力量。
崧泽学校学生在晓黑板完成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
金泽小学王艳霞老师介绍了本校一年级老师结合心理老师的课程“网课期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基于《风儿轻轻吹》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布置了“和风儿做游戏”这项活动作业,学生以照片或视频形式呈现作品,如制作小风车、吹泡泡、折纸飞机等,既让学生锻炼动手能力,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愉悦身心,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金泽小学学生展示活动作业
各校教研组长认真准备交流文本与PPT,或聚焦课堂教学,或关注师生互动,或展示学生作业、实践活动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流分享,让与会老师们收获满满。
随后,熊老师反馈了线上教学一周巡课的情况。她从“主要经验、存在问题、改进建议”三方面向老师们进行了详细介绍,为今后各学校有效开展在线教学指明方向。
通过本次在线教研活动,老师们提炼了一些在线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不断探索改进教学的方法,创新教学形式,提高线上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稳步有序推进道德与法治学科在线教学工作。
撰稿:赵屯小学 赵华芬
审稿:青教院 熊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