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云端 互学共进——克、沪、滇初中信息技术教研活动 2022-04-02
3月31日,以“聚焦课程标准,优化教学过程”为主题的克、沪、滇初中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在克拉玛依市第三中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市各区中小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参加了为期一天的活动。
克、沪、滇三地初中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克拉玛依)
克、沪、滇三地初中信息技术教研活动(云南省)
在上海援克教研员张杨旭老师的主持下,本次活动拉开了帷幕。活动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三地信息技术教师展示“过程与控制”单元的连续三节课,接着是三地优秀教师对案例进行分析分享,最后由三地专家分别进行点评。
第一部分:三地线上观课
克拉玛依地区由克拉玛依市第三中学张永平老师带来课程《谁动了我的小灯——初识“过程与控制”》,以小灯的亮灭贯穿整个课堂,通过学生实践操作,判断计算机上连接的Macrobit硬件小灯亮灭的触发条件并展示小灯的控制程序,引导学生思考控制小灯的关键语句,引出过程与控制的定义。并通过学生探究活动,对典型场景的分析,总结出过程与控制中“输入、计算、处理”三个典型环节,使学生会对“过程与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增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数字化学习能力。
克拉玛依第三中学张永平老师课堂实拍图
上海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中学张心诚老师的《生活中的好帮手——“探秘自动门”》一课,通过探究生活中常见的自动控制门的原理来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与控制,与学生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自动门的“输入—计算—输出”控制过程,最后,通过优化自动门来提升本节课难度,针对优化自动门的控制系统开展了发散性的讨论,启发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强化了学生的信息意识以及创新意识。
上海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中学张心诚老师的线上课堂
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民族中学胡双庆老师执教课程《上课铃的变迁——“过程与控制”的发展》,胡老师从铃声的起源讲起,每天清晨公鸡打鸣拉开了一天的序幕到现在的铃声使我们的学习变得井然有序。最后胡老师通过让同学们自己设计上课铃声的过程来了解过程与控制的重要环节,体会、思考触发的条件及结果。
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民族中学胡双庆老师的课堂实拍图
第二部分:三地线上案例分享
三地案例分享部分分别由北京师范大学克拉玛依附属学校信息教研组长屈天姿、上海市青浦区世界外国语中学教师乔雯、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民族中学教学副校长李兆华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案例剖析。他们表示要设计符合学生思维模式的环节设计,更好地实现学生知识的自我构建。同时屈天姿老师提到课程环节设计应当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课程案例的设计要源于生活,贴近生活,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知识的自我内化,强调知识结构的迁移递进。乔雯老师认为理解系统实现过程与控制的原理,对于理解生活中广泛存在的过程与控制系统至关重要。李兆华副校长强调将课程中复杂难懂的知识通俗化,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从而实现了课堂的生动化、通俗化和高效化,实现对学生发展、计算思维和树立数字化学习创新精神的培养。
北京师范大学克拉玛依附属学校信息教研组长屈天姿案例分享
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民族中学教学副校长李兆华案例分享
上海市青浦区世界外国语中学教师乔雯案例分享
第三部分:专家点评
克拉玛依市教育研究所信息技术教研员杨巍强调三地教研需要大家拿出三股劲,干好三样活,对待工作要有冲劲,有韧劲和有巧劲。在认真备好每堂课的同时,打破常规,滴水穿石,精研细磨的过程中,对教材的反复琢磨,反复尝试,让信息技术课程充满勃勃生机,更好的发展,任重道远,齐心协力,共同进步。
克拉玛依市教育研究所信息技术教研员杨巍老师点评
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许升波老师认为三位执教老师呈现的示范课都异常精彩,三节课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理念,三位老师的教学基本功也非常扎实。此次三地教研活动使三地的教学团队、教学理念和创新精神得到了更深层次的交流和碰撞,必将点燃我们教学改革和进步的希望。
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许升波老师点评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信息技术教研员张汶老师认为课堂中用问题引发有质量的互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学生不仅仅是操作者,更重要的应该是一个理解者和设计者,通过教师有意思的问题和有质量的互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下功夫精心的设计。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信息技术教研员张汶老师点评
第四部分:活动总结
主持人上海援克教研员张杨旭老师最后也谈了自己的感受,他提到: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虽然本次活动是对未发布的义务段课程标准的一次预研究,课相对还比较稚嫩,但是每一节课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存在。他指出,教师课下的每一份努力和付出都会在课堂中得以体现。课程标准给我们绘出了明确的“路线图”,教师的课堂给我们列出了详细的“任务书”,专家的点评给我们排出了科学的“锦囊计”。作为援克的一份子,他希望自己是搭建三地过河的“桥”,致富的“路”,也是让三地摇钱的“树”,始终为串联三地成为连心的“家”而努力奋斗。
上海援克教研员张杨旭老师总结
此次三地教研活动作为一个桥梁,连接的不仅仅是三地的信息技术教师,更是三地的教学经验和优秀的教学思想,使大家能增强沟通联系,有所收获,为推动三地信息技术的发展共同发力,推动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改革再上新的台阶!
撰稿:青教院 张杨旭
审稿:青教院 陆京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