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新课标 探索新方法——青浦区小学数学第五期青年教师学习班课例研讨活动 2023-05-04
2023年4月26日下午,“研习新课标,探索新方法”青浦区小学数学第五期青年教师学习班课例研讨活动在瀚文小学举行。此次活动由教研员郁莲老师主持,活动共四个议程。
教学展示
首先,瀚文小学周佳炜老师进行了四年级《折线统计图的认识》第二课时的课堂教学展示。周老师针对“校门口拥堵”这一真实问题的解决,通过课前学生收集的“全校各时间段到校的人数”和“出行方式”这两方面的数据,引导学生结合画好的统计图表复习有关条形统计图的知识。随后,针对“全校学生各时间段到校的人数”的折线统计图,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结构、理解折线统计图各部分的作用。接着,针对收集到的“出行方式”,呈现学生不同画法,从而辨析两种统计图的区别。最后,结合数据,引导学生提出合理建议,错峰上学和绿色出行都是缓解校门拥堵的良策。整节课紧紧围绕学生收集到的数据展开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用数据说话,有效落实了数据意识的新课标理念。
接着,博文学校石羽洁老师进行了四年级《折线统计图的画法》第二课时的课堂教学展示。石老师围绕着学生在画图和分析问题时存在着三个问题:图太空、点难找、线太平,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解决这三个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了“省略符号”的含义、探索含“省略符号”的折线统计图的纵轴刻度的取值方法。通过出示前后两幅折线统计图,使学生体会到使用省略符号的价值:可以省去空白部分,从而能更清晰地看出变化情况。最后,通过对比梳理,归纳出含有省略符号的折线统计图的一般画法。整堂课围绕学生实际产生的问题,使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效培养了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单元教学分析
随后,由豫英小学陈崟喆老师从两个方面对四年级《统计》这一单元进行了单元教学分析。第一是单元教学任务分析。聚焦课标要求,剖析教材及学情,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及课时教学重难点。第二是单元教学实施方案。通过单元教学任务分析,给出了以下三点单元教学建议:1.巧用自主迁移,促进学科知识理解。2.创设实际情境,形成数据应用意识。3.把握核心概念,发展数据分析意识。同时从评价维度、评价要点、评价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单元评价。陈老师的分享使我们青年班的老师对《统计》这个单元的内容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主题研讨
主题研讨环节中,执教教师周佳炜老师和石羽洁老师结合新课标理念,进行了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环节和教学反思的分享。周佳炜老师认为自己在巩固练习最后一题的处理上还不够细致,尤其是数据2018年到2019年这条线段突然大幅下降,学生心中应该是有很多疑问的,教师应该要对数据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石羽洁老师认为自己在理答方面还有待提升。随后,青年班的几位老师分别从学习活动设计、教学活动实施、核心素养培育三个维度进行了点评发言。大家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现场教学的精彩表现,同时也提出了各自宝贵的建议。
孙培旻 华新小学
孙老师认为两位执教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重难点都是比较合理准确的。设计的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也是较匹配的,教学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孙老师建议周老师要关注数据背后的原因,引导学生讲道理时,用数据说话,培养分析数据的意识。她建议石老师在新授理解“省略符号”的含义和探索含“省略符号”的折线统计图的纵轴刻度的取值方法这两个环节中,理答方面可以处理的更细致些。
赵诚欢 崧文小学
赵老师认为两位教师都能通过几个关键性问题组织教学活动,可以根据课堂生成,进行有效的理答。同时她也建议石老师在理答方面可以有更多的跟进,如在学生对回答格子数变多时,教师可以追问“你指的变多是什么意思,可以具体说一说吗?”。教师可以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多追问转问,
从而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加有效。
沈巷小学 沈雷华
沈老师认为两堂课都较好的培育了学生的数据意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两位老师都善于利用学生的学情,抓住学生的困惑,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呈现数据、分析数据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专家点评
最后,数学教研员杨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专家点评。他首先肯定了此次活动内容充实、形式丰富,感受到了大家在团队的引领中不断成长;其次他对本单元的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二是结合真实情境,分析数据,体会数据随机性。三是基于单元视角,合理规划学习活动。四是聚焦核心素养(数据意识)的培育。
撰稿:重固小学 曹怡婷
审稿:进修学院 杨爱军 郁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