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字号

打印

“数字化转型下的实验活动设计—技术赋能 推理论证”活动展示 2024-01-02

为进一步深化数字化转型,培育学生科学思维,2023年12月28日下午,主题为“数字化转型下的实验活动设计—技术赋能 推理论证” 的展示活动在实验小学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课程教学研修中心、青浦区小学自然学科教师研修基地和青浦区实验小学主办。来自全区的四十余位教师前来观摩,活动由青浦瀚文小学顾玲梅老师主持。

1.jpg

青浦区实验小学何蔚然老师执教了《水的浮力》一课,以钩码上升为导入情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接着,通过“探究影响水浮力大小的因素”活动,引导学生利用三个助手和DIS数字化实验器材经历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搜集证据、信息处理)和形成结论等探究的过程;最后,通过“使气球漂浮”,引导学生利用新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形成对浮力影响因素的进一步论证。

2.jpg

课后,何蔚然老师结合本堂课,就实验小学教研组近两年的深度教研项目作了介绍。自2022年伊始,实验小学自然教研组就围绕着核心素养之一科学思维开展了系列教研活动,继模型建构这一要素之后,本次活动借助数字化转型,继续深入研究学生推理论证能力的培育。

随后,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青浦实验学校的朱乃姮老师以低年级“水流进河里”一课为例,分享了她在开展数字化实验设计与教学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收获。朱老师通过利用活动线、通过问题线、依凭资源线、设置小结线和穿插评价线等五线并进的方式,努力探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与策略,为在座老师打开了新思路。

3.jpg

之后,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虹口区教育学院小学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研员朱钰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的课堂教学作了简要点评,充分肯定了实验小学系列教研活动的价值和本次活动的实践与交流。朱老师还以《技术的分级与教学》为主题,结合现场实践体验,分享她对新课标中技术与工程领域的解读,及其与劳动课程结合的实践感悟,为在座教师如何设计与实施工程技术课程提供了启发。

4.jpg

最后,青浦区自然学科教研员张敏老师对本次活动作了总结。张老师结合课堂实践,阐释了数字化转型在课堂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也鼓励其他老师一起参与到“数字化”进程中来,让自然课堂变得更为科学、高效、生动。

5.jpg

 

撰稿:瀚文小学 徐莹莹

审核:教师进修学院 张敏